文士的近義詞
[mark_b]
文士的近義詞: 書生、文人
[/mark_b]
文士的意思:文士,多義名稱。其一是指與法利賽人相關的猶太教派。文士在圣經時代是男人,通常是祭司,他們的職業就是抄寫圣經,向人們傳受神的律法,他們常常專心于瑣碎的細節和忽視律法的精神,因而受到人們的忽視。另外還是大型3D網絡游戲《創世西游》中八大流派之一。
文士的拼音:[ wén shì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文物:歷代遺留下來的在文化發展史上有價值的東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種藝術品等:出土~。革命~。
【第2句】:文瀾:文章的波瀾。
【第3句】:文軒:文軒,指華美的車子,出自:《墨子·公輸》。又指用彩畫雕飾欄桿和門窗的走廊。
【第4句】:文翰:【第1句】:文章。
【第5句】:文場:【第1句】:戲曲伴奏樂隊中的管弦樂部分。
【第6句】:文娛:文娛,拼音wényú,意思是文化娛樂的簡稱。
【第7句】:文舞:文舞,古代宮廷雅樂舞蹈之一,與武舞相對,用于宮廷典禮與郊廟祭祀,因是歌頌帝王以文德治天下,故稱作文舞。
【第8句】:文吏:文吏,讀音為wénlì,漢語詞語,釋義為文職官吏。
【第9句】:書生:書生,漢語詞語,泛指讀書人,古時候指封建社會的秀才,也比喻注重書本知識,不注重實踐,脫離實際的知識分子。在現在也被廣泛運用,如用來注冊商標,電視劇中的角色,歌曲等。
【第10句】:文俊:文俊,孛兒只斤氏,蒙古鑲黃旗人。其子霍隆武官至三等侍衛。
【第11句】:文濤:文濤,男,漢族,1988年3月9日出生于山東省濱州市,2011年畢業于東營職業學院管理系。曾經在城市達人山東賽區排為首位。是個網絡菜根紅人。
【第12句】:文人:文人是現代詞,是一個專有名詞,指的是指會寫文章的讀書人。
【第13句】:文采:文采,本指事物具有錯雜艷麗的色彩,現多指文章中表現出來的典雅艷麗和令人賞心悅目的色彩和風格。一般來說,一篇文章的文采主要通過其優美的語言表現出來。因此,適當地修飾語言是可以達到增加文采的目的的。
【第14句】:文章:【第1句】:篇幅不很長的單篇作品。
【第15句】:文宣:指 孔子。唐玄宗 開元 二十七年封 孔子 為 文宣王。唐 吳筠《高士詠·楚狂接輿夫妻》:“鳳歌誡 文宣,龍德遂隱密。”清 孔尚任《桃花扇·鬨丁》:“閹兒璫子,閹兒璫子,那許你拜 文宣。”清 無名氏《<論語>齊景公待孔子五章彈詞》:“疾心難煞 文宣圣,終日茫茫列國游。”
文士造句:
【第1句】:他們把耶穌帶到大祭司那里。又有眾祭司長和長老并文士,都來和大祭司一同聚集。
【第2句】:儒家者流蓋出于文士。墨家者流蓋出于武士。道家者流蓋出于隱者。名家者流蓋出于辯者。陰陽家者流蓋出于方士。法家者流蓋出于法述之士。馮友蘭
【第3句】:還是站在沙漠上,看看飛沙走石,樂則大笑,悲則大叫,憤則大罵,即使被沙礫打得遍身粗糙,頭破血流,而時時撫摸自己的凝血,覺得若有花紋,也未必不及跟著中國的文士們去陪莎士比亞吃著黃油面包之有趣。魯迅
【第4句】:祭司長和文士聽見這話就想法子要除滅耶穌。卻又怕他,因為眾人都希奇他的教訓。
【第5句】:在我的印象中,與其說他是一位畫家,不如說是一位溪山行者,或是一位整日以心靈與煙嵐云霞相繾綣的新文士。
【第6句】:鐘惺、沈德潛等評論家一致認為曹丕的作品具有文士氣,在慷慨悲涼的建安文學中獨樹一幟。
【第7句】:這樣的遭遇,文士都覺得很光榮,皎然一生求名也就算是如愿以償了。
【第8句】:漢初藩國文士以策士之才被藩王招納http://www.semjishu.com/,但漢初嚴峻的形勢又使他們竭力擺脫策士身份。
【第9句】:由于男性文士在中國文化結構中的特定身份及其處境,女性優伶頗為容易成為男性文士一個重要的“價值目標”幻想對象。
【第10句】:文以行為本,在先誠其中。出自:唐·柳宗元《報袁君陳秀才避師名書》文士以德行為修養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誠擺在首位。柳宗元
【第11句】:人生在世,應當有所專業,農民則商議耕稼,商人則討論貨財,工匠則精造器用,懂技藝的人則考慮方法技術,武夫則練習騎馬射箭,文士則研究議論經書。
【第12句】:本來也并沒有人提倡要做公安派文,但即使如此也勝于韓文。學袁為閑散的文士,學韓則為縱橫的策士,文士不過發揮亂世之音而已,策士則能造成亂世之音者也。周作人
【第13句】:您是金枝玉葉,我卻不過一介文士,所以你還是走吧!
【第14句】:祭司長和文士與百姓的尊長都想要殺他。
【第15句】:祭司長和文士,想法子怎嗎才能殺害耶穌,是因為他們懼怕百姓。
文士的詩句:
【第1句】:方伯憐文士《送崔叔清游越》
【第2句】:文士莫辭酒《招文士飲》
【第3句】:誤作好文士《留別王盧二拾遺》
【第4句】:將綴文士集《題韋少保靜恭宅藏書洞》
【第5句】:奈何弄文士《己丑二月七日雨中讀漢元帝紀效樂天體》
【第6句】:終象由文士憲左《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立部伎》
【第7句】:文士日以眾《送子謹叔》
【第8句】:吾觀文士多利用《懷素上人草書歌》
【第9句】:豈無文士傳《黃無悔挽詞四首》
【第10句】:文士務悅目《和趙晦之司戶三首》
【第11句】:文士皆求遇《同鄔戴關中旅寓》
【第12句】:文士頌連理《賦桐廬陳守瑞粟圖》
【第13句】:幕府足文士《書懷感事寄梅圣俞》
【第14句】:北朝文士重徐陵《洛中寺北樓見賀監草書題詩》
【第15句】:亦有文士相追隨《書磨崖碑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