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桶的近義詞
[mark_b]
鐵桶的相關詞: 鐵塊、鐵則、鐵搭、鐵律、鐵閘、鐵力、鐵騎、鐵管、鐵錢、鐵甲
[/mark_b]
鐵桶的意思:比喻堅固或嚴密。
鐵桶的拼音:[ tiě tǒng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鐵鉗:即原勞動人民用來燒火夾煤炭的鐵制鉗子,故名鐵鉗。
【第2句】:鐵搭:鐵搭,指農具名。有4至6個略向里彎的鐵齒。用于刨土。
【第3句】:鐵礦:鐵是世界上發現最早,利用最廣,用量也是最多的一種金屬,其消耗量約占金屬總消耗量的95%左右。鐵礦石主要用于鋼鐵工業,冶煉含碳量不同的生鐵(含碳量一般在2%以上)和鋼(含碳量一般在2%以下)。
【第4句】:鐵騎:“鐵騎”一詞源自古代軍事領域,是古代軍事戰爭中騎兵的一種,屬重型兵種,又稱重騎兵,是古代戰爭中威力巨大的力量之一。讀音,為tiěqí(改版前為jì)。
【第5句】:鐵律:比喻確定不移的規律:違背大自然的~注定是要吃苦頭的。
【第6句】:鐵衣:用鐵甲編成的戰衣。
【第7句】:鐵則:比喻確定不移的法則;鐵律:落后就要挨打,這是一個~。
【第8句】:鐵釘:將其打入裂縫或裂隙(如巖石或水面上的)作為支撐(以供爬山用)的鐵釘、鐵楔或鐵樁,常在其一端有一個孔,安全繩便可以從孔中通過。
【第9句】:鐵甲:【第1句】:古代用鐵片連綴而成的戰衣。
【第10句】:鐵管:【第1句】:指鐵笛。
【第11句】:鐵錢:古代用鐵鑄成的錢幣。始于 漢 代 公孫述。南朝 梁武帝 時又鑄鐵五銖。五代、宋 和 清 代亦鑄造過鐵錢。鐵錢的鑄造,標志貨幣貶值。《梁書·武帝紀下》:“﹝ 普通 四年﹞十二月戊午,始鑄鐵錢。”《陳書·沉炯傳》:“僧辯 素聞其名,於軍中購得之,酬所獲者鐵錢十萬。自是羽檄軍書皆出于 炯。”《宋史·兵志五》:“職級已上,冬賜綿袍,月給食鹽、米麥、鐵錢。”清 袁枚《隨園隨筆·原始》:“梁武帝 時以鐵錢之故,商賈多姦,有東錢、西錢、長錢之分,以七八十為一百,末年竟以三十五為一百。”
【第12句】:鐵柜:【第1句】:鐵制的箱柜。
【第13句】:鐵鎝:鐵搭。
【第14句】:鐵畫:也叫鐵花。中國特種工藝品之一。用鐵片打成各種山水、花鳥畫,上面涂上一層黑油,白底相襯,作成掛屏、掛燈等裝飾品。安徽蕪湖鐵畫較為有名。
【第15句】:鐵案:證據確鑿、不能被推翻的定案或結論:~如山。這案子已成~,改變不了。
鐵桶造句:
【第1句】:今天上午九,一輛貨車經過中心大道柳市西凰嶼段河道時掉下標注有“氰化鉀”的鐵桶。
【第2句】:外間放著塑封機和一個裝滿粘稠液體、散發洗潔精味道的鐵桶。
【第3句】:慢吞吞的如同上世紀代老錄像回放的比賽節奏,蔫巴巴的毫無創意的拖泥帶水的傳球,以及怯生生的保守鐵桶陣,一切變得索然無味起來。
【第4句】:孫將軍不要長別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在我看來這滎陽固然猶如鐵桶,不過董卓不得民心,真要打起來百姓不會出死力守城,這城易破。
【第5句】:這幾年來,村里別的干部雖然調換了幾個,而他兩個卻好像鐵桶江山。
【第6句】:外銷:斤裝鐵桶,內襯塑料袋,或斤裝柔性集裝袋。
【第7句】:蠻子急的也不敢則聲,只得悄悄的出來,將門撼了撼,關的鐵桶一般。
【第8句】:包裝:雙層塑料袋密封包裝,每袋凈重斤,再裝入鐵桶。
【第9句】:要說這貞觀之治得來殊為不易,那是李家父子戎馬半生才打下的鐵桶江山。
【第10句】:民警和消防官兵戴著防毒面罩靠近鐵桶,看見桶上寫有“斤氯化苦、有毒”等字樣,于是立即向安監局報告。
【第11句】:該產品采用鍍鋅鐵桶包裝,每桶斤。
【第12句】:可惜天意弄人,偏偏趙匡胤先他一步打下鐵桶江山,難以撼動,只好抱憾終老。
【第13句】:讓白子奪去自己的角地,而自己得如鐵桶般的厚勢,中腹之地盡在掌握中。
【第14句】:世界鐵哥們日,用鐵圈套牢友誼,用鐵桶裝滿情意,用鐵鍋加熱誠心,用鐵勺舀起祝福,用鐵血編輯短信,靠鐵塔發送出去:愿你鐵鎖穿起無數好運!
【第15句】:這個賽季凱爾特人隊的鐵桶陣防守會再一次擊敗禪師的三角進攻嗎?
鐵桶的詩句:
【第1句】:鐵桶似的乾坤半邊塌《木皮散人鼓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