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哥的近義詞
[mark_b]
堂哥的相關詞: 堂弟、堂生、堂官、堂奧、堂課、堂燕、堂房、堂客、堂主、堂哥
[/mark_b]
堂哥的意思:父系社會;父親兄弟(伯父/叔父)的男兒年長于己者,稱之為堂哥。
堂哥的拼音:[ táng gē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堂子:清帝祭神之所。清魏源《圣武記》卷十二:“皇帝拜天則於堂子,出征拜天亦如之……則堂子自是滿洲舊俗,祭天、祭神、祭佛之公所。
【第2句】:堂堂:堂堂,形容盛大、有志氣或有氣魄,出自《晏子春秋·外篇上二》。
【第3句】:堂皇:堂皇基本解釋:堂皇:盛大,雄偉。形容房屋宏偉豪華。也形容詩文詞藻華麗。
【第4句】:堂主:通常指教派、幫派等民間組織的一個管理階層的稱呼。
【第5句】:堂哥:父系社會;父親兄弟(伯父/叔父)的男兒年長于己者,稱之為堂哥。
【第6句】:堂客:【第1句】:女客人;【第2句】:(方言)泛指婦女;【第3句】:(方言)妻。
【第7句】:堂會:舊時家里有喜慶事時,邀請藝人到家中演出,這種慶祝方式叫堂會。
【第8句】:堂官:明清對中央各部長官如尚書﹑侍郎等的通稱﹐因在各衙署大堂上辦公而得名·
【第9句】:堂弟:是一個稱謂,爸爸同輩(爸爸的哥哥、弟弟,也就是自己的伯伯、叔叔)的孩子中比自己小的,和自己同一個爺爺的是自己的堂弟。
【第10句】:堂燕:堂上之燕。
【第11句】:堂房:堂房,出處《儀禮·特牲饋食禮》,謂同宗而非嫡親的。
【第12句】:堂號:【第1句】:清代科舉,童生經縣、府、院三級考試合格成秀才,府考時取中前十名者被列為堂號;【第2句】:舊時一戶人家的稱號。歷史上的名門望族大多有本家族的堂號。高大寬敞的廳堂上,懸掛著書寫堂號的匾額,每逢年節喜慶之日,還在門前掛起書寫著堂號的大紅燈籠。當地的老百姓談論某一家族時,喜歡以“某某堂”來稱呼。例如:吳昌碩祖家被稱為“三讓堂吳家”、瞿秋白祖家被稱為“八桂堂瞿家”等等。堂號產生的宗旨大致有三:一是牢記祖先的郡望,二是彰揚祖先的功業道德,三是訓誡子弟繼承發揚先祖之余烈。堂號包括郡望總堂號和自立堂號。
【第13句】:堂奧:堂奧(táng’ào),廳堂和內室。
【第14句】:堂倌:堂倌,舊時民間對飯店、酒館中的服務人員的稱謂。流行于北京、河北及東北等地區。
【第15句】:堂侄:父親的親兄弟的孫子,即伯叔父的孫子,即父親的侄孫,是自己的堂兄弟(即從父兄弟)的兒子,是兒子的從兄弟(從祖兄弟)。
堂哥造句:
【第1句】:在公平的堂哥面前我怎能恭維廚藝高超?
【第2句】:不就是“二堂哥因失戀自殺”嗎?怎么啰啰嗦嗦講這么些。
【第3句】:黃玉郎熱情的挽留著黃誠華,想讓這個堂哥多了解一點自己推薦的隊員。
【第4句】:據老人講述,他是雷光儀父親的堂哥哥,從小被抱給人家做養子,改姓了“葛”。
【第5句】:段王爺唯一的兒子,段譽,卻不是自己的骨血,而是王妃刀白鳳與段正淳的堂哥段延慶野合的產品。
【第6句】:中午時分,在大堂哥家玩耍的兩孩子趁著大人們不在,抓了大嫂子養了一年的小狗。
【第7句】:腦海中的記憶里,小時候兄弟幾個讀書時,都是大堂哥徐汶帶著他們幾個兄弟到處游湖吃酒,套雀釣魚,打圍捉兔,然后老師向老太太告狀。
【第8句】:成長的環境比較雜,我從小就喜歡認識不同的人,了解他們的故事。初中輟學的堂哥在工業區開了一個可以給人打麻將的店,放假時我有時幫忙通宵看店,認識了幾個在附近夜總會里做的女孩,我記得她們總喜歡在半夜喝酒,喝完了就唱著任賢齊的。謝謝
【第9句】:堂弟打死堂哥防衛過當出人命0
【第10句】:楊波濤曾在他堂哥的一個獸藥廠打工也曾和幾名女孩相親,不了了之。
【第11句】:和他擠在一起的是大伯家的老二,也就是二堂哥柳安。
【第12句】:她立即將小敏和蒙先生叫到自己的堂哥、蒙先生的堂姐夫蘭某家,勒令他們當著眾親戚的面,對天盟誓斷絕來往。
【第13句】:和大堂哥在一起的那個樣子很搭。
【第14句】:搖著到跑到樓梯口碰見堂哥哥和二叔往樓上跑。
【第15句】:堂哥托人送來一盒瑞士巧克力,說是千里鵝毛,請爸爸笑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