窘相的近義詞
[mark_b]
窘相的相關詞: 窘執、窘困、窘境、窘乏、窘住、窘狀、窘得、窘態、窘促、窘蹙
[/mark_b]
窘相的意思:窘相,拼音jiǒngxiàng,意思是為難或窘迫的狀態。
窘相的拼音:[ jiǒng xiàng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窘促:窘促是詞語,拼音jiǒngcù,釋義為困迫,局促。
【第2句】:相近:相近,漢語詞匯。拼音:xiāngjìn指彼此近似;差不多;相距不遠。語出《論語·陽貨》:“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第3句】:窘態:即窘相,窘狀。尷尬難堪的樣子
【第4句】:窘迫:窘迫,可以形容人的生活水平①非常窮困:生計窘迫。也可以形容人所處的環境②十分為難:處境窘迫。
【第5句】:相出:引證解釋謂推舉賢人。《商君書·開塞》:“凡仁者以愛利為務,而賢者以相出為道。”朱師轍解詁:“仁者以愛利萬物為務,賢者以出私上賢為道……或曰:《釋名》:'出,推也,推而前也。’賢者以推舉賢人為道,亦通。”
【第6句】:窘乏:詞語名稱:窘乏詞語拼音:jiǒngfá詞語解釋:缺乏;窘困詞語舉例與出處:《宋書·張邵傳》:“今食雖寡,然朝夕未至窘乏,豈可舍萬全之術,而即危亡之道。”宋蘇軾《代張方平諫用兵書》:“而數年以來,公私窘乏,內府之積,掃地無馀。”明唐順之《送邑令李龍罔擢戶部主事序》:“軍儲國需窘乏常在目前,而里閭疾苦常在千萬里外。”清王韜《甕牖馀談·記忠賊事》:“及長乃歸,父母家生計窘乏,時難自給。”
【第7句】:窘執:窘執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jiǒngzhí,是指勢窮而被捕。
【第8句】:窘境:窘境作為一個詞語的意思是使人為難、害羞或難堪,尤指因缺錢用或無錢還債而造成的困境。它也是一部電影名,主要講述的是根據法庭筆錄和真實事件改編,一個中國母親來到墨爾本尋找她失蹤的女兒。她找到一個叫AshleyHudson的女孩幫忙,可是Ashley其實很厭惡幫她做這事。因為她知道這個中國母親的女兒其實從事的和她及其他兩個女孩一樣的地下職業:賣身女。
【第9句】:相徉:見“相羊”。
【第10句】:窘急:漢語詞匯,讀音jiǒngjí,意思是困難急迫;困迫危急。
【第11句】:窘困:窘困是漢語詞匯,拼音jiǒngkùn,解釋為窮困。
【第12句】:窘況:窘況,是漢語詞語,形容非常困難又無法擺脫的境況。
【第13句】:窘色:窘色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jiǒngsè,是指困迫為難的神態。
【第14句】:窘相:窘相,拼音jiǒngxiàng,意思是為難或窘迫的狀態。
【第15句】:窘蹙:李明瑞(1896—1931),廣西北流人。1921年畢業于廣東韶關滇軍講武堂,習炮科。曾參加討伐廣西軍閥陸榮廷、沈鴻英的戰斗。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參加北伐,任國民革命軍第七旅旅長、師長并率部轉占湘、鄂、贛、蘇等省。1929年6月,率領部隊從湖北返回廣西,任國民黨廣西綏靖主任和軍事特派員。同年10月成立面路討蔣總司令部、任副總司令。1930年1月從龍州到達右江革命根據地;2月,與鄧小平、俞作豫等領導龍州起義,成立紅八軍和左江革命委員會。旋任紅七軍、紅八軍總指揮,并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率領紅七軍轉戰到達中央蘇區。同年10月,在江西雩都肅反中被錯殺。
窘相造句:
【第1句】:“饑餓動即向一旬,敝衣何啻懸百結”,如戰國時縱橫家蘇秦說秦不成的狼狽窘相。
【第2句】:這人家,乍一看。除了那種一貧如洗的窘相外,似乎也沒有什么很特殊的地方,那個家長,在開始租用那間屋子時,自稱姓容德雷特。
【第3句】:再仔細定睛一看,怎么圖中的“天馬”頭上長著兩個犄角,毛色又黃又黑,且一臉慌張的窘相?
【第4句】:柳沐梵和陳華榛發窘相看,華榛驚道:“原來她就是賈小姐?”。
【第5句】:我忍不住嘲笑金尼的窘相,因此我同她保持一段距離。
【第6句】:外行人若不懂“此落彼起”的合作技巧,手中木槌就要被糍粑黏得動彈不得,大出窘相了。
【第7句】:他不小心摔倒在地上,臉上露出窘相。
【第8句】:孩子看出了我的窘相,抽出一支康乃馨,遞給我,“喏,你把這花帶給你爸爸吧,他一定會很高興的。”。
窘相的詩句:
【第1句】:癘鬼窘相泣《丁卯春雪呈同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