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脾”的成語(10個)
本文整理了脾肉之嘆、沁入心脾、不傷脾胃等含“脾”的成語10個,其中“脾”開頭的成語1個,“脾”結尾的成語6個,“脾”在中間的成語3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脾”開頭的成語【第1句】:脾肉之嘆[pí ròu zhī tàn]
【解釋】脾:通“髀”,大腿。指痛惜光陰虛度,思欲有所作為。
【出處】晉·司馬彪《九州春秋》:“備住荊州數年,嘗于表坐起至廁,見髀里肉生,慨然流涕。”
【示例】十日不見,多少有點脾肉之嘆的向華似乎更加煥發了。 ——郭沫若《革命春秋·到浦東去來》
“脾”結尾的成語【第1句】:沁入心脾[qìn rù xīn pí]
【解釋】指人感到舒適,有清新爽朗的感覺。同“沁人心脾”。
【出處】《慈禧太后演義》第二回:“蘭兒遂一吸告干,味清而甘,沁入心脾,頓覺精神倍增。”
【第2句】:凄入肝脾[qī rù gān pí]
【解釋】形容非常悲傷。
【出處】三國魏·繁休伯《與魏文帝箋》:“詠北狄之遐征,奏胡馬之長思,凄入肝脾,哀感頑艷。”
【第3句】:沁人心脾[qìn rén xīn pí]
【解釋】沁:滲入。原指芳香涼爽的空氣或飲料使人感到舒適。也形容詩歌和文章優美動人,給人清新爽朗的感覺。
【出處】沁:滲入。原指芳香涼爽的空氣或飲料使人感到舒適。也形容詩歌和文章優美動人,給人清新爽朗的感覺。
【示例】然而夜氣很清爽,真所謂“沁人心脾”,我在北京遇著這樣的好空氣,仿佛這是第一遭了。 ——魯迅《吶喊·社戲》
【第4句】:痛入心脾[tòng rù xīn pí]
【解釋】形容悲痛到了極點。
【出處】《儒林外史》第四八回:“[女兒]餓到六天上,不能起床,母親看著,傷心慘目,痛入心脾,也就病倒了。”
【第5句】:感人心脾[gǎn rén xīn pí]
【解釋】形容使人的內心深受感動。
【出處】清·顧彩《焚琴子傳》:“[琴子]為詩文,下筆累千言,皆感人心脾。”
【第6句】:動人心脾[dòng rén xīn pí]
【解釋】形容使人感動與震驚。
【出處】鄭振鐸《插圖本中國文學史·先秦的散文》:“他們的長處,在于能夠度察天下的大勢而出之以引人入勝的妙喻好句,出之以動人心脾的危辭險語。”
“脾”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不傷脾胃[bù shāng pí wèi]
【解釋】比喻無關痛癢。
【出處】茅盾《子夜》十六:“罵幾句不傷脾胃。”
【示例】茅盾《子夜》:“罵幾句不傷脾胃。”
【第2句】:虛脾假意[xū pí jiǎ yì]
【解釋】虛:假。裝著對人熱情,不是真心實意。
【出處】明·周藩憲王《三工小桃紅》第一折:“員外,你休將此話來認真,那做子弟的虛脾假意,你聽我說。”
【第3句】:鐫脾琢腎[juān pí zhuó shèn]
【解釋】指精心構思,刻意雕琢文辭。
【出處】清·劉大櫆《與王君書》:“獨念近世以來,其以文章鳴世者,追逐時趨,日就衰壞,獨足下鐫脾琢腎,辭出于己,淘汰凈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