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舐”的成語(12個)
本文整理了舐犢之念、吮墨舐毫等含“舐”的成語12個,其中“舐”開頭的成語8個,“舐”在中間的成語4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舐”開頭的成語【第1句】:舐犢之念[shì dú zhī niàn]
【解釋】舐:舔;舐犢:老牛舔小牛的毛以示愛撫。比喻對子女的慈愛之情。
【出處】《后漢書·楊彪傳》:“愧無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第2句】:舐糠及米[shì kāng jí mǐ]
【解釋】舐:用舌頭舔東西。舔米外的糠,一直舔到里面的米。比喻占據的地方再奪取政權。也比喻由表及里,逐步進逼。
【出處】《史記·吳王濞列傳》:“里語有之,'舐糠及米。’”
【示例】無人才,則之數事者,雖舉亦廢故也。舐糠及米,終至危亡而已。 ——清·嚴復《救亡決論》
【第3句】:舐犢之愛[shì dú zhī ài]
【解釋】舐:舔;舐犢:老牛舔小牛的毛以示愛撫。比喻對子女的慈愛之情。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楊彪傳》:“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示例】每個父母都有舐犢之愛。
【第4句】:舐犢之私[shì dú zhī sī]
【解釋】舐:舔;舐犢:老牛舔小牛的毛以示愛撫。比喻對子女的慈愛之情。
【出處】《后漢書·楊彪傳》:“愧無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示例】諸君請從輕典,得無疑我有舐犢之私乎?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六回
【第5句】:舐癰吮痔[shì yōng shǔn zhì]
【解釋】舐:舔;癰:毒瘡;吮:聚攏嘴唇來吸。只為人舔吸瘡痔上的膿血。比喻卑劣地奉承人。
【出處】《莊子·列御寇》:“秦王有病召醫,破癰潰座者得車一乘;舐痔者得車五五乘。所治愈下,得車愈多。”
【示例】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嶗山道士》:“遂有舐癰吮痔者,進宣威逞暴之術,以迎其旨。”
【第6句】:舐犢情深[shì dú qíng shēn]
【解釋】舐:舔;舐犢:老牛舔小牛的毛以示愛撫。比喻對子女的慈愛之情。
【出處】《后漢書·楊彪傳》:“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示例】安老夫妻暮年守著個獨子,未免舐犢情深,加了幾分憐愛。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回
【第7句】:舐皮論骨[shì pí lùn gǔ]
【解釋】舐:舔。比喻只看到一點表面現象就妄加評論。
【出處】魯迅《華蓋集續編的續編·海上通信》:“至于《野草》,此后做不做很難說,大約是不見得再做了,省得人來謬托知己,舐皮論骨。”
【示例】愛吹牛的人都有舐皮論骨的毛病。
【第8句】:舐毫吮墨[shì háo shǔn mò]
【解釋】舐毫:以舌舔毛筆的筆尖;吮墨:以口吮吸毛筆上的墨。指寫詩作文或繪畫等。
【出處】唐·李商隱《太尉公會昌一品制集序》:“吮墨摛詞,詠日月之光華。”《舊唐書·張志和傳》:“善圖山水,酒酣,或擊鼓吹笛,舐筆輒成。”
“舐”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吮墨舐毫[shǔn mò shì háo]
【解釋】吮墨:以口吮吸毛筆上的墨;舐毫:以舌舔毛筆的筆尖。指寫詩作文或繪畫等。
【出處】唐·李商隱《太尉公會昌一品制集序》:“吮墨摛詞,詠日月之光華。”《舊唐書·張志和傳》:“善圖山水,酒酣,或擊鼓吹笛,舐筆輒成。”
【示例】筆墨業也只好主張吮墨舐毫,以免國粹漸就淪喪。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編·論毛筆之類》
【第2句】:吮癰舐痔[shǔn yōng shì zhì]
【解釋】吮:聚攏嘴唇來吸;癰:毒瘡;舐:舔。只為人舔吸瘡痔上的膿血。比喻卑劣地奉承人。
【出處】《莊子·列御寇》:“秦王有病召醫,破癰潰座者得車一乘;舐痔者得車五乘。所治愈下,得車愈多。”
【示例】附勢趁權,不辭吮癰舐痔;市恩固寵,那知瀝膽披肝。 ——明·無名氏《鳴鳳記·嚴嵩慶壽》
【第3句】:老牛舐犢[lǎo niú shì dú]
【解釋】舐:舔;犢:小牛。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愛子女。
【出處】《后漢書·楊彪傳》:“愧無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示例】老牛舐犢,情所難禁。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七十七回
【第4句】:吮疽舐痔[shǔn jū shì zhì]
【解釋】見“吮癰舐痔”。謂以口吸癰疽,以舌舔痔瘡而祛其毒。后形容卑屈媚上的齷齪行為。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佞幸列傳》:“文帝嘗病癰,鄧通常為帝唶吮之。”
【示例】茍于進取以速利祿,吮疽舐痔無所不為者,非倀鬼歟? ——宋·蘇軾《漁憔閑話錄》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