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記》讀后感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格列佛游記》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 篇1
《格列佛游記》是英國著名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的代表作之一,此書主要講了主人公格列佛在四個不同國家的奇遇故事。
主人公格列佛原本是位醫生,后來卻選擇了去航海。因為一次意外流落到了小人國——利立浦特。經過幾次險遇,最后又回到了家鄉。可這并沒有阻礙格列佛航海的夢,這次,他又闖進了巨人國,變成了一個小人,卻不幸被放置在大海之中,漂流了一日后,被一位船長解救。盡管妻子不再允許格列佛去航海,可他還是偷偷溜了出去,接連去到了飛島國和慧骃國。
格列佛在慧骃國學了許多語言,知道了慧骃在他們那指馬。格列佛遇到了一個很大的問題——應該吃什么呢?不能像慧骃一樣吃草,也不能像耶胡一樣吃生的獸肉。于是,他向馬主人要了一些“赫倫”——燕麥,格列佛把燕麥做成了面包,和著牛奶吃下去,偶爾也會捉一兩只野兔或弄一些野菜。靠著這些,他活了下來,在那過了幾年自給自足的生活。
《格列佛游記》中的格列佛勇敢、堅強,他以樂觀的心態面對種種困難。同時也激勵著我們在面對困難時要堅強不屈,永不言敗。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 篇2
在這個20xx寒假里,我讀了一本很有趣的書——《格列佛游記》。
《格列佛游記》是18世紀英國的一部優秀諷刺小說,也是一部奇書。作者是喬乃森·斯威夫特,他以游記的方式,寫出了他在小人國、巨人國、飛島國和慧骃國的旅行。在一篇篇的游記中,作者用了大膽的筆觸,虛構了一個又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奇幻世界,并借著故事中的主人公格列佛的給中奇遇對英國的政治以及人性的丑陋進行了辛辣的諷刺。
小人國就是英國社會的一個縮影,那里充滿了用陰謀詭計與傾軋紛爭。巨人國是一個理想的王國,他們的與世無爭與那極其簡單的政治令人非常向往。飛島國是一個畸形變態的世界,他們整天忙碌于荒誕不經的假科學。而慧骃國的馬卻是智慧與真誠的化身,可人卻變成了下等的動物……
這本書中也有許許多多“精彩鏡頭”,例如在巨人國的時候被當成“寵物”;在小人國的時候又被當做“神”一樣地崇拜……
讀完了這本書之后了,我好像仿佛是剛去這四個有趣的國家玩了一番似的,所以,我非常的喜歡這本《格列佛游記》!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 篇3
在寒假里,我還讀了一本名叫《格列佛游記》的書。它的主人公是格列佛,這本書主要寫了格列佛先后4次旅行的情景。
格列佛在一次航海中遇到風暴,船被打翻了,他漂流到了小人國,在小人國里,小人國的居民把他當作一個高大威猛的巨人,格列佛以至于稍不留神就能踩死幾個小人國臣民,甚至他的小便就輕易撲滅王宮大火。一頓飯要數百個小人才可以做。他可以讓小人國臣民在他的手掌上跳舞,輕而易舉地打敗小人國強大的軍隊。
在大人國,他卻顯得非常渺小,以至于成了大人國兒童的玩具,那里的東西對他來說都顯得非常龐大,就連彈鋼琴也要站在非常高的凳子上,并且不斷地來回跑動,用拳頭狠狠的砸琴鍵,才能彈出聲音來。一個大人國居民差點把他當成食物吃了。在那里,蒼蠅蚊子是他的大天敵,冰雹暴風雨好像槍林彈雨……
而飛島國的統治對下方城市而言非常的霸道。要是誰敢反抗飛島國,他們就移動飛島到反抗他們的城市上空,不讓他們享受陽光權和雨水權。不過,自打下方城市居民準備了尖頂金剛石建筑和燃燒液體后,一向霸道的飛島國屈服了。
在慧馬國,馬有了人擁有的理性和與人交流的能力,也比人高明。那里的人就好像成了沒思想!
讀了這本名叫《格列佛游記》的書,我感受到了格列佛堅持不懈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記得小時候,我總是遇到困難就放棄了,可格列佛卻不同,他遇到困難堅持不懈,沉著面對,我需要好好的向他學習。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 篇4
在這個暑假,在喬納森.斯威夫特充滿想象、精彩風趣的文筆下,我跟隨主人公格列佛的腳步,由于四次危險的海上劫難,游歷了奇妙的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和慧國。
最有趣的就是小人國的歷險了。主人公對于小人國的人們來說簡直是龐然大物,自己想要去街道上走走都得提前通知人民躲進自己的房子。待到人們毫無戒備心時,男孩女孩都敢跑到格列佛的頭發里來捉迷藏了,就好像在一片黑色的大草地玩耍,那可真有趣。在滑稽的言語里也隱隱透露著作者的厭惡嘲諷之情,群臣為了爭寵獲取高位而不惜把命懸于一根細繩上去跳舞,以至于摔斷了胳膊或腿;以鞋跟的高低來區分國內的黨派,這可真稀奇;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起因居然是吃雞蛋應打大端還是小端引起的,雞毛蒜皮的小事顯出了戰爭的可笑。政府的荒唐、政治的腐敗和官員的阿諛奉承恰恰與作者當時的社會現實有著幾分驚人的相似之處,可以說是縮小版的現代大都市。
最難忘的是慧國里馬性的高尚純潔,他們沒有關于“撒謊”或“懷疑”的詞匯,野蠻和毒害更是沒有的事情。他們彼此坦誠相待,和睦相處,友誼和仁慈是他們的美德。可是在現在的社會里,又有多少人能做到這些呢?許多人為了利益出賣了人格,做出了許多傷害他人又傷害自己的事情。我們或許還不如一只普通的馬,卻能夠和“耶胡”相“媲美”。我們應從中覺醒和感悟,去尋找人性的善良。希望有一天,我們的社會也能像慧國一樣。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 篇5
當我翻開了《格列佛游記》時我立刻就被眼前的目錄所吸引了:小人國歷險、大人國歷險、會飛的國家……
這些字眼似乎被作者施加了魔力,我一看到這些就想快點往下看,想快點了解怎么會有小人國和大人國,國家又怎么會飛。
帶著這些疑問我認真地讀起了第一章。
這本書講的是格列佛以海上醫生的身份隨同一艘船出海航行,后遭遇風暴孤身一人涉險了一些神奇的國家,最后終于回到了自己的國家的事情。
情節曲折、玄妙,又不乏幽默。把格列佛的歷險寫的栩栩如生,有趣極了。
與其說是“格列佛游記”倒不如說成是“我與格列佛的游記”呢!
因為我在閱讀這本書時幾乎入迷了,好像就是我和他一起歷險一樣。但是我又從心里佩服他的機智勇敢,他總是給我一中“逆境叢生”的感覺,這點就是他歷盡艱險后從新踏上自己的國土的主要原因.
所以我堅決要向他學習這種精神,否則的話,若我以后遇到這種事情的話說不定早已經一命嗚呼了呢!
這本書實在是太好看了,使得我讀了幾遍了還是覺的沒看夠,它實在太有趣了!
我十分喜歡《格列佛游記》的這本書。怎么樣?
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有心動的呢?
那就快讀一讀這本書吧!
記住噢,它的名字叫做《格列佛游記》!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 篇6
當我翻開這本書的第一頁,許多奇妙的畫面浮現在我的眼前。一股神奇的力量牽引我,我如饑似渴的讀完了整本書。
《格列佛游記》中講述了許多離奇的故事,暗諷了當時作者所處時代時政的腐敗,也讓我體會到了世間百態。而我們對于格列佛的冒險經歷,感到作者想象力的豐富,而正是這些豐富的想象讓書籍更有閱讀性。
書中塑造了許多不同的人物。有性情樸實溫和的格列佛,體格魁梧的小人國國王,聲音如雷響的巨人,通情達理的巨人王后,怪異習性的飛島國人民,熱愛運動的慧骃等等,都在作者筆下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書中有許多故事情節都讓我影響深刻。當主人公格列佛來到了一個都是巨人的島上,因為他的與眾不同,巨人把他當作搖錢樹,讓他到四處去展覽表演,但是巨人在通過格列佛得到大量利益之后卻不知滿足,為了賺到更多的錢,對格列佛的身體情況不管不顧。巨人殘忍而又貪婪,但是我們應該學會滿足。錢只是物質的一部分,并不能代表著真正的財富。格列佛拒絕幫助小人國侵占不來夫斯庫帝國,但是幫助利立浦特帝國贏得與不來夫斯庫帝國的戰爭,從中我感受到了他的善良,富有正義感。
我們應該像他一樣,堅持正確的事情,關心他人,明確是非對錯,而不是盲目跟從。
《格列佛游記》教會我勇敢,正義,誠信等等,帶給了我許多感受,就像一筆筆寶貴的人生財富,使我受益匪淺。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 篇7
今天,我看了一本名叫《格列佛游記》的書,書里身高六英寸的小人國居民、矗立如塔的巨人國國民、浮在空中的飛島、充滿理性的慧S……這一切讓我耳目一新。
《格列佛游記》是18世紀英國的一部優秀諷刺小說,也是一部奇書。作者喬納森?斯威夫特以游記的形式,寫了他在四個國家的旅行見聞,即小人國之旅、巨人國游記、飛島之旅、慧S國游記。在一卷卷的游記中,作者用大膽的筆觸,虛構出一個又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奇幻世界,并借主人公格列佛的各種奇遇對英國的政治以及人性的丑陋進行了辛辣的諷刺。
書里的主人公――格列佛靠著英勇無畏的`精神解開了人生中的精彩一頁:在一次航海事故中獨自漂流到了小人國,在這里,小人國的居民把他當作一個頂天立地的“巨人山”,一不留神就能踩死幾個小人國的居民;在巨人國,他卻顯得非常渺小,順理成章地成了巨人國農民的“搖錢樹”;而飛島國對下方城市統治很霸道,他們移動飛島到反抗他們的城市上空,不讓他們享受陽光權和雨水權;在慧S國,馬有了人擁有的理性和與人交流的能力,而人卻成了沒思想、沒感情的“野胡”!
作為學生的我們,也應該擁有像格列佛一樣具有偉大的勇于探險精神。我們要從現在開始,要刻苦學習,發憤圖強。只有這樣,將來我們才能更好地為敬愛的祖國奉上一份屬于我們自己的力量。
加油吧!我們的努力一定會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有價值、更有意義!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 篇8
他,滿頭的白發,地瓜型的頭,銀白色的眉毛,一對有神的大眼睛,鼻子上架著一副圓眼鏡。他不是別人,正是格列佛——我們故事的主角。
格列佛是醫生,正趕上“燕子號”招募船醫,他就去了“燕子號”當船醫,由于他實力超群,船長——一位叫“亞伯拉罕。潘內爾”的人看中了他,請他留下來干。沒想到船觸礁沉沒了,他是船上唯一幸存者。但是,他來到卻來到了——利立浦(我們說的小人國)他和國王和民眾關系處得很好,還幫國王打敗了敵人。走的時候,國王還送他一群牛和一群羊(少說也有一千多只)。
過了幾天,他又坐不住了,跑上了“冒險號”。一樣的遭遇,又觸礁,只是到的地方不同,是“布羅丁耐格(大人國)”一個富農的仆人在割草時發現了他,交給主人了。主人看他身上有“油水(好處)”撈,就用他來賺錢(拿來展出)。在房間里,他差點被砸死——一個小孩把棗核朝他頭上仍去,你想想,那棗核有南瓜那么大!打下去不把他頭打開花嗎?好在沒打中,那個小混蛋(至少我是這么認為的)在雨點兒般的拳頭下跑了。格列佛可被折磨得夠嗆——他被賣到了皇宮里共人娛樂,在宮里喝下了半品脫奶油,一大堆爛食,還被一個朱懦卡在了雞骨頭里,結果被鷹抓住盒子,掉進了海里,被商船撈上來,他終于回家了。
他是一個普通的人,一個平凡的人,也是一個擁有奇幻經歷的人。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 篇9
寒假期間我讀了《格列佛游記》這本書,仔細閱讀著其中搞笑驚險的故事,宛如真的把我帶入格列佛所游歷的世界。
書中的主人公格列佛是個愛好出游的人,他渴望著周游世界,走遍世界的每個角落。也許正是他那無畏的探究精神,才讓我們也領略到了這神奇的四個國家吧。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小人國和大人國了。利立浦特的居民們雖然都是一般人手掌那么大的人,但他們卻十分的勤奮和聰慧。格列佛為這個國家出了不少力,最后卻遭到了朝廷中人的彈劾,被迫離開這個國家。這從某個角度體現了那時英國政府的昏暗等等。在大人國,格列佛又從小矮人的角度仰視人類,諷刺了某些人類的一些不好的習性。
在慧嘶馬國中,格列佛結識了具有仁慈老實和友誼美德的慧嘶馬。在慧嘶國的語言中沒有撒謊和欺騙這樣的字眼,他們不懂什么叫懷疑什么是不信任,在他們的國度里一切都是真實的透明的,是人們所追求和憧憬的地方。在那里,你不需要思量別人說話的真假,因為他們不明白說謊是什么。我也好憧憬去那種地方呀!我期望我們的社會能在我們一代代的努力下,成為像慧因國那樣的社會!
這部小說真實地描繪出了一幅格列佛出游的圖畫,同時讓我看到了社會上完美的一面與黑暗的一面。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 篇10
寒假里,我讀了《格列佛游記》。小說以辛辣的諷刺與幽默、離奇的想象與夸張,描述酷愛航海冒險的格列佛,四處周游世界,經歷了大大小小驚險而有趣的奇遇。
游記中的大人國、小人國的離奇故事深深吸引了我,然而給我印象最深的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遇了荒島上的慧因國,結識了具有仁慈、誠實美德的慧因國國王的故事。在慧因國的語言中沒有“撒謊”和“欺騙”這樣的字樣,人們更不懂他們的含義。他們不懂什麼是“懷疑”,什麼是“不信任”。在他們的國度中,一切都是真實的、透明的。
我很羨慕格列佛能有幸到慧因國,那里是我們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境地,在這里你不需要顧慮別人說話的真假。而在現實社會中,有人用花言巧語騙取別人的血汗錢;有人謀取暴利;有人甚至為了金錢而拋棄自己的親生父母……
我也盼望著有一天我們的社會也能像慧因國那樣,孩子們的眼中不再有疑慮,教育與現實是統一的。我愿為此努力,也希望大家一起,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讓這個社會多一點真誠,少一點虛偽。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 篇11
寒假期間,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格列佛游記》。
剛開始讀時,我以為這只是一本奇幻小說,但在精讀之后,才知道,這是一本諷刺小說。整書分為四部分,寫的是一位叫格列佛的英國的航海奇遇。第一部分寫了他漂流到一個小人國,然而小人國的統治階級野心勃勃明爭暗斗。而且小人國里政治腐敗,百姓生活在重壓之下。格列佛在那里消耗了不少糧食,但也替他們作戰,最后遭到國王的猜忌,只得離開。
第二部分寫了格列佛又到了一個巨人國,這里的國王治國有方。格列佛被當做一頭聰明的小動物,幾經轉折,進了王宮,見到了國王。和國王談他自己心目中的開明君主,同時對種種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如議會、司法、教會、財政等方面的不合理因素給以批評和揭露。
后來他又到了無名島(一個當地人長相奇怪,可科學技術高的國家)和慧骃國(一個全是馬的國家)。
在這本書作者描寫的每一句話里,幾乎都透露出作者對當時的社會的黑暗的憤恨和民眾都被勢力們欺壓的感情。這使我想起了以前的中國,那時的地主和軍閥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中,苦不堪言。兩者之間的遭遇不是貌似一樣嗎?所以,現在的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阻止這種現象的發生。
大家也讀讀這本書吧!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 篇12
最近,我在學校讀完了新發下來的一本叫做《格列佛游記》的書,內容不但豐富,而且充滿冒險性。主要講了:這本書的主人公——勒梅爾.格列佛在一次航海中,遭受強風暴的襲擊,所有人都被刮到了靠近澳大利亞的南太平洋,因為所有人疲勞過度再加上船上的食物所剩無幾,所以已經有12個船員喪生了。但是,格列佛的命運和其他人不一樣,他被海水沖到了一個叫做“小人國”的王國。小人國的小人非常有趣,他們搬來了600張小床,工匠再把150張小床連起來,在鋪成了一個和格列佛一樣大的床。格列佛與小人們最終和好,互相幫助。但是,格列佛在要回鄉的過程中,那個風暴再次出現,又把格列佛卷到了一個叫做“大人國”的國家,由此有展開了一段有趣的故事……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希望我們所有人能友愛、真誠、團結、愛國、無畏,我們要保持忠誠、正義、節制、仁慈等這些美德。
讓罪惡遠離我們所有的人類!這本書最后也告訴我們:看似兇惡的動物可能心地善良,不要因為那樣事物長的可怕,就永遠討厭它……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 篇13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名叫<<格列佛游記>>,它是英國著名作家斯威夫特寫的。我讀了這本書,里面的主人公格列佛在冒險時所遇到的事情,而他卻去面對,讓我覺得他是非常好的一個人。
格列佛他一開始是以船出行,一開始還是比較順利,不過到東印度群島的時候突然刮起了強風暴,導致12人死亡,糧食所剩無幾。過了一會兒,船撞了一塊石頭,船體分成了兩半,人們都落在水里,只能隨著海浪漂流。過了很長時間,格列佛發現他到了一個小人國,他被小人們綁了起來,有的小人還向他射弓箭,而他卻從不反抗,還給小人們做了許多好事,因此小人們把他當成了朋友。
當我讀到了這里,發現格列佛胸懷寬大、不計前嫌、忍辱負重,所以他才能迎得小人們的歡迎。與他相比,我的心眼實在太小了。記得有一次,我和我的好朋友發生矛盾,所以我很記恨他,他跟我說話,我不理睬他,他找我玩,我不愿意,他向我道謙,我也不接受。我的行為和格列佛相比真的相差很遠,小人這么對格列佛,他也不記仇,我卻連朋友的過錯都不能原諒。
以后,我要向格列佛學習,做個胸懷寬廣的好人。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 篇14
當我翻開《格列佛游記》時,我立刻被它的目錄深深地吸引了: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這些字眼仿佛帶著無限的魔力,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格列佛游記》是18世紀英國的一部優秀諷刺小說,作者是喬納森·斯威夫特,他以游記的方式,寫出了他在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和慧骃國的旅行。在一篇篇的游記中,作者用了大膽的筆觸,虛構了一個又一個令人匪夷所思而又栩栩如生的奇幻世界,并借著故事中的主人公格列佛的奇遇對英國的政治以及人性的丑陋進行了辛辣絕妙的諷刺。
書中小人國、大人國里離奇古怪的故事深深地吸引著我,然而給我印象最深的卻是格列佛的慧骃國之旅。在慧骃國的語言中沒有“撒謊”和“欺騙”這樣的字眼,人們更不理解它的含義。
在慧骃國,你根本不需要顧慮別人說話的真假,但在現實世界,我們的老師和父母從小就告誡我們要提高警惕,不要上當受騙。因為有太多我們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卻時常發生:有人用花言巧語騙取別人的血汗錢,有人利用好心人的幫助進行敲詐,有人甚至為了金錢而拋棄自己的親生父母……在平時生活中,當遇到有難之人需要我們伸出援助之手時,我卻遲疑;當我需要別人幫助時,我又不敢接受。這既妨礙了我去關愛他人,同時也錯過了別人的無私幫助。它讓我的內心感到十分痛苦和矛盾,這難道不是現實世界中一種悲哀嗎?
我期盼著有一天我們的生活氛圍會和慧骃國一樣,我們的眼中不再有疑慮,我們的社會只有真誠,沒有虛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