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優秀觀后感范文1200字(通用5篇)
開學第一課優秀觀后感范文1200字(通用5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你有什么總結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后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開學第一課優秀觀后感范文1200字(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開學第一課優秀觀后感1
今天晚上,學校組織了我們全體師生一起去觀看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是“創造向未來”,是以“創造向未來”為主題,分為“夢想、探索、奮斗、未來”四個篇章,以充滿前瞻性和未來感的設計,展現了中國人民偉大的創造精神,旨在啟發青少年的創造夢想,激勵當代青少年發奮努力去創造更好的新生活。在看完節目后的我,深感震撼,特別是對解海龍先生所拍攝的“我要上學”系列照片印象深刻,因為在我還沒有看到這檔節目之前,我都認為讀書是我自己的事情,學不學到知識根本就無所謂,反正這樣活著的我沒有礙著別人就行了,但在看到“我要上學”系列照片和聽到解海龍先生講述它背后的故事時,我的臉的發燙的,我為我自己那種愚蠢的想法而感到羞愧。
和山區連學都上不了的孩子們相比,我比他們擁有著更好的生活環境和教育資源,但我卻沒有好好珍惜,一心只想在學校得過且過,這樣的我真的不配坐在這個明亮的教室里。
在看完《開學第一課》后,我明白了愛是相互的,是平等的,永遠只做接受者是絕對不行的,我們接受了國家對我們的培育呵護,那我們也應該要回報國,為建設更美好的祖國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為青少年學生的我們,不用為暫時還不能走上工作崗位去建設祖國而感到灰心喪氣,好好讀書就是我們當下可以回報祖國的一種好方式,只要我們好好學習,積累更多的知識,待到我們畢業了,走進社會之時就是報效祖國之日了。我們要堅信我們的力量能夠影響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我們現在積累的知識都是在為以后建設國家更美好的未來打下夯實的基礎!
我一直都很相信這樣的一句話:讀書改變命運,知識創造未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創造向未來”更是讓我體會到了這句話的重要性。我們一直都在追逐著更美好的未來,是因為我們一直在知道,美好的生活是要靠我們自己親手去編織,親自去實現。而這樣的前提當然就是我們要有豐富的知識和屬于自己的夢想。知識是我們實現夢想的基礎,而夢想又是我們想要去汲取更多知識的動力,它們相伴相生。
我們永遠都不能放棄對知識的渴望,一旦沒有了學習的欲望,那我們就會跟一潭死水毫無區別,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神奇,社會上的工作崗位也越來越多樣化,需要的人才也是與日俱增,而我們的青少年就是這一批崗位的接班人,我們需要用更多的知識來增強自己的能力,不要以為學習是階段性的,學習是終生的,社會不斷在發展,新的知識也在不斷地衍生,我們一旦停止學習,就會與這個社會脫軌,最后被這個社會所拋棄。
所以,無論是為了實現我們自身的人生價值,還是為祖國的建設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都需要好好學習。唯有好好學習,我們才能更好地報效祖國為我們現在的安穩美好生活的付出。而作為當代青少年,現在努力學習就是對祖國母親最好的回報!周恩來曾說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覺得這句話是所有的學生都需要謹記的,國家需要我們,同樣的,我們也需要國家,所以為了我們可以擁有一個更美好的國家,更美好的未來,讓我們大家共同為中華之騰飛而讀書吧!好好讀書,報效祖國!
開學第一課優秀觀后感2
“相同的陽光,相同照耀。每一次鼓勵,溫暖懷抱。相信你會成我的驕傲。開學第一課,愛的筑造……”反反復復地聽著這首“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曲,每一次心中總會掀起陣陣波濤。隨著這悠揚的歌聲,“開學第一課”拉開了序幕。
我們每個人都知道神舟五號飛船發射成功,這見證著中華民族的一直堅持的飛天夢終于實現了。但是“神十”中有一個女航天員叫做王亞平,她也在一直堅持著自己的航天夢。王亞平老師每天都要接受艱苦、嚴格的訓練。王亞平老師告訴了大家她自己認為最辛苦的訓練是離心機訓練。平時在游樂場里玩的過山車就會感到頭暈眼花,因為那時我們身體承受過過載是自身重量的兩倍左右。但是航天員進行離心機訓練時,卻要求過載達到自身重量的八、九倍。所以航天員在那個時候,就好像背著八九個自己一樣。
這樣艱苦的訓練是實現夢想的過程,是必不可少的,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沒有辛勤的付出,就不可能實現夢想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是美好的,它會帶給我們鼓勵,帶給我們堅強,帶給我們永不放棄的希望。
這些項目中最讓我感興趣的是駕駛紙飛機。兩個隊的隊員分別要在九十秒之內進行紙飛機接力比賽,在時間到之前看看哪個隊伍能把多少架“飛機”成功飛過球門。這個游戲考驗的是團隊的協作精神。飛機有發動機,這個發動機給飛機提供的是動力,只要有動力才能飛起來。所以這個游戲是為了告訴我們:夢想就像一架小小的紙飛機,讓夢想的飛機起飛必須要有動力,夢想就是動力。只要我們心存夢想,就會有前進的動力。夢想是一種不竭的動力。這種動力會讓我們無懼風雨、敢于直視困難,不斷地前進。
在那么多敢于追求自己的夢想的人中,我最敬佩的是廖智老師。廖智老師是一位美麗的舞蹈老師,她是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雖然保住了自己的生命,但是卻失去了自己心愛的女兒和用來圓夢的雙腿。可這位堅強的舞蹈老師沒有一蹶不振,而是帶上了假肢,重新站了起來,重新走上人生的舞臺,走向夢想的道路。
廖智老師的追夢經歷告訴了我們:夢想的實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追求夢想的道路上需要我們來付出努力、汗水。但是遇到挫折和困難時,我們就要堅持到底,永不輕言放棄。
只要我們有夢想,人生道路上的燈就會指引我們前進。眾所周知的朗朗以前其實是一個替補。但是朗朗卻沒有因為自己是個替補,上臺的可能性很渺茫,但是他還是不放棄自己的夢想。朗朗說:“我要做一個勤奮的替補,一個時刻做好準備的替補。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只要一直相信自己,堅持地努力,就算是替補,也會有出彩的機會。”朗朗既可以用水果彈琴,還可以用胳膊彈琴,這不是天生就會的,這也是要靠后天努力換來的。
只要心中有夢想,總會有實現的那一天。
從這節課中,我明白了:我們的夢想也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奇妙。無論是追夢過程中收獲的喜悅,幫助他人的快樂,都是人生道路上的精彩瞬間。每一次的失敗,每一次的挫折,每一次的跌倒,都會讓我們向夢想邁進一步。只要我們不怕苦、能過風雨無阻地前進,那樣我們的才會實現自己人生的夢想,在自己的人生的歷程中畫出最美的彩虹!
開學第一課優秀觀后感3
“叮鈴鈴,叮鈴鈴……”熟悉而動聽的學校鈴聲在別離一個暑假之后,再次響起,在我們的耳邊縈繞。今天是我們開學的第一天,一張張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可愛而又活潑的臉龐映入了我的眼簾,像與春風撲了個滿懷,心中洋溢的是久別重相逢的欣喜與溫暖,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夜,靜悄悄。這一天的晚自習,我們在學校教室中,全班同學與班主任共同認真地觀看了《開學第一課》這一欄目,這一期的主題是“美在身邊”,主要講了四種美,分別是:探索美、創造美、傳遞美、和諧美。
我們一直觀看到晚自習結束,整個過程是洋溢著歡樂的,但不知怎么了,觀看到最后,心中久難平靜,是感動吧,因為我的眼眶早已模糊……節目開始,姚明通過vcr向我們問好,他親自前往了非洲大草原,讓我們領略了自然之美。非洲大草原斑馬、角牛成群,一幅生機勃勃的景象。我只有一個感慨:世界真美妙,學習工作之余真應該出去走走,去領略自然,探索自然。隨之而來的是奧運冠軍女子蝶泳冠軍焦劉洋及葉詩文。在她們的講述中,我明白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最長每日一萬米的訓練之后,才獲得了這枚沉甸甸且意義重大的奧運金牌,夢想的達成需要勤奮!在這里,我感受到了驕傲的創造美!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最美老師”和“最美司機”。“最美老師”:鄧麗。xx年畢業的她,便踏上了支教這條不平凡但困難重重的道路,在1800多米的高原山頂,鄧麗和他的學生們,幸福地生活著,是的,鄧麗這位偉大支教老師的到來給高原上的孩子們帶來了希望的曙光,就在3年前,孩子們從未升過國旗,而現在,升國旗是他們每日必做的事。3年前,這里沒有英語,沒有美術,沒有音樂這些課程,但鄧麗都一一的教給了他們,哪怕不是很好,但是孩子們很快樂。除此,鄧麗每天要帶著孩子們在學校草壩上跳舞,這些簡單但不標準,甚至有些滑稽的肢體動作,卻給孩子們帶來了信心,鄧麗不住地鼓勵著他的孩子們,“別責備自己,要盡情地去跳!”也許在這高原上的一張廢棄被毯,但卻是孩子們心中閃耀的紅地毯!后來在鄧麗老師的自述中說道“其實孩子們不一定要達到什么標準,但一定要開心,孩子們開心的時候是最美麗的。”3年的支教期就要到了,但孩子怎么舍得這位善良美好,給他們感動與幸福的鄧老師!
“輕輕的風來到……”這是孩子們寫給鄧老師的一首歌,名叫《您別走》。孩子們說道“就算用盡全世界說有的辦法,也要把鄧老師留住!”在這里,我看到了幸福的傳遞美……6月11日,最美杭州司機吳斌出殯,享年48歲……這是大屏幕上再次播放出不久前電視上播出的關于吳斌的壯舉的視頻,相信大家都知道,吳斌,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但卻做出了不普通的事,5月29日中午,吳斌駕駛大巴車行駛在高速路上,這時,一塊數公斤重的鐵片擊碎擋風玻璃,重擊吳斌的腹部,而在這種情況下,在接下來的45秒鐘內,吳斌緊急靠邊剎車,減檔,拉手剎,最后讓乘客們不要隨便下車后,倒下了……到最后,車上無一人受傷,但吳斌這位最美司機卻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他犧牲了自己,成全了別人!這就是大無畏的和諧精神!
在這里,在《開學第一課》里,我懂得了美!美,是一場愛的接力,美和愛點亮了整個世界!美就在身邊,你,留心觀察了嗎?
開學第一課優秀觀后感4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中華文化為主線,中國驕傲為定位,穿插了諸多為弘揚傳承中華文化的感人故事,看后深受教育和啟迪。
年近七十,被中國網友稱呼為“漢字叔叔”的美國人理查德·西爾斯,畢生研究中華文化,浸潤在漢字領域日久,不知不覺間,身上散發著一種儒雅清新的氣質,一點也沒有一般西方人外向奔放的性格。理查德先生說話不緊不慢,眼光寧靜,彬彬有禮,如果不看外形,根本看不出他是個美國人,而是更像中國傳統的知識分子。
由此可見中華文化涵詠人的功夫,學習傳統文化時間越長,刻在我們身上的`文化烙印就越深,傳統文化不僅會影響我們當下的生活,更會走進我們的性格,融入我們的血脈。孟子曰:“吾善養吾浩然之氣。”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可是近年來西風東漸,一部分人由于深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并逐漸迷戀上西方文化,對中華文化鄙夷不肖。即使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有些人崇洋媚外的習氣有增無減,在他們眼里,月亮都是外國的圓,理論必屈從西方權威,行為必符合西方禮儀。對中華文化失去了信心,丟失了中國人的靈魂。比如近年來,洋建筑充斥著我們的城市街頭,而這一些所謂外國建筑大師的作品,“大膽”、“瘋狂”的設計造型,與城市文化內涵沒有絲毫關聯,毫無建筑美感,“千城一面”與中國特色的缺失已引起國內外越來越多的關注。
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中華文化,自有其強大的生命力,經過幾千年的滄桑歲月,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中國人的風骨和智慧,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而貫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們共同堅守的理想信念。
“開學第一課”中有一個鏡頭特別讓我感動,那就是96歲高齡的北京大學教授許淵沖,他說中國詩詞有三美,意美、形美、音美。“白日依山盡”,在許老的眼里,竟然是太陽依偎著高山,難舍難分,這個解釋真是太有詩意了,這是西方語言無法表達的中國詩詞所蘊含的美感,許老終其一生,都是為了弘揚中華文化,傳達給西方中華詩詞的意境美。
“仰之彌高,鉆之彌堅”。對于中華文化,無論是系統研究,還是教育傳承現在都還遠遠不夠。今年教育部發布了新的“部編本”語文教材,古詩文和中國傳統文化的比重有所增加,這是好的開始。現階段,傳統文化教育還沒有完整的課程體系,傳統文化與現在的中小學課程體系如何融合創新等等,都是文化教育的當務之急。
“蒙以養正,圣功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養成要從小就開始,開展中小學傳統文化教育,就是讓學生從小植根于中華優秀文化的土壤里。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文化是全體中國人心底的共鳴,就像夜晚的燈光,遠航的燈塔,照亮中國人心底的回家之路。如果大多數人能自覺地多讀一些優秀的傳統文化作品,我國國民的人文素質和道德水平就一定會大力提升。
錢穆先生曾經說:“今天的中國讀書人,應負兩大責任:一是自己讀《論語》,一是勸人讀《論語》。”如果將《論語》比作中國文化,也是很貼切的,今天的中國讀書人,應負兩大責任:一是自己學習中華文化,一是勸人學習中華文化。大道之行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吾輩當努力之。
開學第一課優秀觀后感5
今天晚上,我看了一個大型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其中,我很喜歡北京奮斗小學的校訓“我們是腳踏實地的追夢人”。當然,我們學校也有激人奮進的校訓“自強不息,我能成功,成功,成功。”我相信,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可以取得成功。
我們要學會堅強,以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袁隆平爺爺八十歲還沒有退休,他還說,他九十歲也要為社會國家做出貢獻。這是多么偉大的精神啊!
《開學第一課》的主題中心是:我的夢,中國夢。很多偉大的人的夢想是為國家為社會作出貢獻,為人類做出貢獻,這是一種偉大的精神。李連杰叔叔就是這樣的人,他的夢想就是向世界、向人類傳播中國武術精神。他小時候的夢想就是每天想著能幫母親分擔家務。現在,他要中國古老的文化太極推向世界。兩手托起中國夢。
夢想可以不偉大,可以不轟轟烈烈,它只是一個理想,一個愿望,一個目標,重要的是過程,奮斗的過程,或許會很艱辛,但只要你不放棄,就一定可以實現自己心中的夢想。很多歌曲也可以表達這種感情,比如說房祖名的《別放棄》,兒童演唱《少年強》,王心凌的《彩虹的微笑》,韓庚的《因為愛》,一班班長豆豆的《努力》......難道這么多的歌曲還不足以說明問題嗎?
一班班長豆豆的夢想是把每一株小草當成自己的觀眾,站在山坡上唱歌,完瑪草的夢想是做一個有愛心的舞蹈老師,二班班長才仁旦周的夢想是軍醫,想讓每一個人都健康。我的夢想是當一個出色的作家......你看,我們的夢想都很簡單,看起來都很遙遠,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追求夢想,我們只有追求夢想,才能離夢想越來越近。
楊夢衡——一個具有堅強不屈,堅韌不拔,不向困難屈服的,懷著一個偉大夢想的殘疾人,7歲時殘酷的現實無情地奪走了他的雙肢,但是他沒有放棄,從此,失去了雙手的他偏偏就愛上了體育——游泳,這對于失去雙手的他很困難,但是,經過他的艱辛,他終于決定去參加國家隊,可是殘酷的現實又一次的擺在了他的面前,他只獲得了全國第九名的成績,這樣的成績就意味著,他不能入選國家隊,不能參加殘奧會,不能獲得奧運會的獎牌。一次次殘酷的現實再次擺在了他的面前,他開始失去了對生活的信心,后來,爸爸的一句話讓他再次樹立起了他對生活的信心,奮斗的信心,于是,他有開始追求他的文學夢,這對于他更為艱辛,他每天用腳寫字,這次又考上了大學,我們要學習他的堅強不屈的精神,作為一個身體完整健康的人,對于楊孟衡哥哥來說,是多么的幸福!素以,我相信,我們的明天一定比他更輝煌!
夢想離不開汗水和眼淚,夢想需要腳踏實地,不但要堅持、努力,我們還要運用智慧來幫助我們更快的實現我們的夢想。
一位偉大的人說過:“我希望祖國強大,強大就是力量,力量就是知識。”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實現我們的夢想。
這是一個綻放夢想的時代,每個人都是夢想家。只要我們付出了,就不會后悔,我們只有向前,為了理想而奮斗,放飛我們的夢想,一起加油!
希望可以讓人更純潔,更善良,對別人有用,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還需要豐富的夢想和創造。
中國夢,承載著中國的民主、富強,需要每一個人為了夢想而奮斗。夢想,智慧和汗水的結晶。中國夢,從我的夢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