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風了觀后感
起風了觀后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后感吧。可是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起風了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起風了觀后感1
《起風了》是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收筆之作。它講述了一個飛機師的夢想,一段令人動容的愛情,還有一場毀滅這一切的戰爭。
掘越二郎是第二次大戰中設計零件的真實人員。他在片中從小癡迷飛機設計而與意大利著名飛機設計師卡普羅尼建立一段跨越時空的友情。
卡普羅尼對二郎有深深的影響,對我也是一樣。他說:飛機不是戰爭的工具,也不是經商的手段,飛機可是一個美麗的夢想。是啊,飛機在白云間“翱翔”,它承載著各種不可小瞧的夢想——一名飛機駕駛員的夢想、一群年輕人的夢想。飛機把夢想帶到他們想去的地方,讓這些夢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如果不是他的一番話,我從未想過飛機這么美,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觸碰夢想的形狀。
如果說飛機是造夢者,那么戰爭就是殘忍的毀滅者,明明二郎研發出了年少夢中的飛機,可是戰爭卻讓所有飛機都一去不復返。而飛機上那么多人的`夢想、生活、家庭也一并破碎。這是多么不甘的無奈。對于人民,他們只想好好生活,在一片和祥安樂中,而不是在每天都有戰機飛過,在冒著槍火中生活。戰爭中的人們怎會記得微笑的模樣?
戰爭是無情的儈子手,少一點戰爭,不要讓鮮血染紅綠葉,不要讓那么多色彩繽紛的夢想被戰火摧毀。
起風了觀后感2
我分兩次才把《起風了》看完了,不是因為電影太長,而是因為電影的安靜,安靜的讓我這個生活于浮躁社會的人,沒有足夠的耐心看下去。生活的無趣和無聊,再加上疲憊的我,洗完澡,躺在床上,困而無法入睡,這對于很多工作人員來說真的很奢侈,我也這么覺得。
我再次,點開了電影,平靜的看了起來,后面的畫面,人物設定,故事內涵,讓我很沉迷,無法自拔,電影里人物畫面的純粹,感情的純粹讓我很是向往,主角的安靜沉穩的性格,讓我浮躁的心靈找到了一點feel,也讓我很好的思考了生活,回顧自己的生活,覺得自己是多么可笑;我的心靈是如此的躁動,狹隘;目光是如此的渙散,人是那么渾噩,自己都想給自己一拳。
這不電影不同于其他的電影,他讓我安靜,讓我思考生活,其他的電影則會是看完后毫無感覺,把自己帶向躁動的深淵。
看完電影,我靜靜的去食堂吃了晚飯,雖然已經21:00了,買了瓶水,回到宿舍,感覺生活就在那,離我們那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