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望樹》的讀后感
《愿望樹》的讀后感
《愿望樹》的讀后感1
貝貝因為弟弟爭吵,賭氣爬上了自己經常玩的大樹,從而開始了它的奇趣故事。畫面非常的好,色彩不錯,大人看到了獲得精神享受,自然會拉攏孩子一起來讀,好在孩子聽話,每次都一本正經的跑到我身邊指著藍色畫面的這本,對我說——愿望樹,這時候,我孩子1歲9個月。給她講故事,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我總想通過啟迪來讓她慢慢懂得一些道理,《愿望樹》的貝貝和弟弟爭吵,在故事里面沒有得到和解,可能大人自然要添加點自己的內容進去吧,每次她和小朋友爭奪玩具的時候,我就給她講愿望樹里的爭吵,為什么貝貝會和弟弟爭吵?為什么自己的小汽車不能和弟弟一起分享,雖然她還小,說了還是會犯錯,不過她總算知道自己不能和小熊貝貝那樣做了,因為每次爭奪玩具的時候爸爸媽媽都會告訴她,你要和小熊貝貝那樣沒禮貌么?
這本書和同時購買《長大做個好爺爺》一起評吧,我也是看了很多人介紹,一并買下這兩本書的,其實,這本書是用來感動大人的,所以看到有些書評說道,大人看的眼淚都出來了,因為自己感動才能有沖動去感動別人,即便那是一個非常小的孩子,要學會愛,要懂得愛,我們作為父母,都在一直努力……
《愿望樹》的讀后感2
我有許多的書,但當我看到那本綠色書皮的《愿望樹》時,它里面的內容總是讓我記憶猶新。
這是著名文學家伍美珍寫的一部中篇小說,主人公是一個早熟而很有知識的女孩,她叫優諾。她性格孤僻,不愛交朋友,只有一個好朋友七七。她通過七七認識了兩個學長金剴和韓東,她被金剴豐富的學識深深的吸引了,可金剴心有所屬,卻是她的好朋友七七,優諾一直把這份感情放在心底,她還親手打碎了金剴送給她的唯一的一個生日禮物——愿望樹水晶球,金剴告訴她:“愿望樹在你的心里,你隨時都可以許愿”。而溫順的韓東又默默的關愛著優諾,在一種單純而起伏的糾纏中,每個人都陷入了一種美好的痛苦中,而優諾卻選擇了遠赴加拿大留學。然而,突然有一天,優諾突然得到了一個消息,韓東在參加大學生登山隊時不幸遇難,遇難時還帶著她送的那本《小王子》,正是這本書讓他在遇到困難時一直堅持。
看完這本書,我感覺既傷感又唯美,珍惜身邊關愛你的每一個人,優諾,韓東,金剴,七七他們之間純真的友誼使我久久不能忘懷,只要懷著真心,靠著誠意,每個人心中的那棵愿望之樹都能實現。
《愿望樹》的讀后感3
今天,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名字叫做《愿望樹》。
她講的是優諾是一個早熟而有文學氣質的女生,通過善良透明的好朋友七七認識了兩個大男生金剴和韓東,她不由被英俊優秀的金剴吸引,但礙于七七,還有自己的驕傲,優諾一直自尊地壓抑著自己的情感,并打碎了金剴親手送給她的水晶愿望樹。而溫厚的韓東一直以默默的方式喜歡著她……在一種起伏而單純的糾纏中,每個人都陷入一種美好的痛苦中,優諾選擇了大加拿大留學。然而有一天,她突然得到了韓東參加大學生登山隊不幸遇難的消息,而且韓東手里一直握著《小王子》這本書,就是這本書讓韓東堅持,可……
看完之后,我深深的被優諾、金剴和韓東感動了。一想到深深地喜歡著優諾的韓東已經永遠離開了優諾,我都快要哭了。我覺得,雖然韓東已經離開了優諾,但是他對優諾的愛是永遠不變的,這是一種沒有距離的愛,無論兩人相距多遠……這本書是一本即傷感又唯美的書,讓看的人不僅又一種心靈上的感動,還有一種視覺上的享受,如果你有興趣,我希望你能夠看一看這本書。
《愿望樹》的讀后感4
沒能趕上網站的贈書,但最近從其它渠道終于得到了這本渴望已久的繪本。簿簿的一本,看上去很簡短的樣子,翻開來卻是驚喜不斷。首先讓我驚喜的是畫面樸實可愛,簡單易懂,一幅幅地看過來,兒子已經知曉故事的大概內容了,勿需我更多的講解;其次是兒子翻完一遍后哈哈大笑,他已經被小熊貝迪和神奇的愿望樹深深吸引;其三是當我們進行親子共讀時,兒子問我:小熊貝迪為什么不回家呀?
當讀到貝迪回到媽媽懷抱時,我感覺到兒子是大大地松了一口氣,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對兒子提出的疑問,我的回答是:貝迪生氣了,氣弟弟要搶他的玩具,他一氣之下離開了家,但很快就后悔了,他想念媽媽做的煎餅,想念溫暖的家,兒子呀,你生氣了會怎么樣?會離家出走嗎?兒子抱緊我說不會的。
媽媽含而不露的愛是那樣的令人回味,孩子對家那種單純、不變的依戀是童真!
《愿望樹》的讀后感5
這個寒假里我看了幾本書,其中令我記憶深刻的一本書是《愿望樹》,我很快就看完了它,它令我十分感動,想知道為什么嗎?往下看看吧!
這本書是一部中篇小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早熟而又有文學氣質的女孩,她的名字叫優若。她很愛看小說,以至于深度近視。她有個好朋友叫七七,優諾并不是很喜歡交朋友,性格十分孤僻。她通過七七認識了兩個很帥的學長金凱和韓東,她不由被其中英俊的金凱吸引了,可金凱喜歡的是七七,優諾的自尊心和她的驕傲一直壓抑著自己情感。她還親手打碎了金凱送他的愿望樹水晶球。但金凱告訴她:“愿望樹是在心里的,只要你想許愿隨時都可以”而溫厚又陽光的韓東一直默默地喜歡著優諾。他們之間發生了許多的事情,在一種起伏而單純的糾纏中,每個人都陷入了一種美好的痛苦中。之后大家考上了不一樣的學校都不在一起了,但緣分還是讓他們互相見面,優諾見到了七七,金凱和韓東。但離別時心中都十分難過。而優諾高中時選擇去了加拿大留學。走之前她留了一本書給韓東。然而有一天。她突然得知韓東參加大學生登山時不幸遇難的消息。悲傷至極,優諾飛回北京,她閉上眼睛,眼前浮想出一棵愿望樹,呢喃道:“愿我們永遠永遠這樣彼此纏繞,相信相愛。”當她睜開眼睛,轉身的那一瞬間,眼前再次出現那棵愿望之樹。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要珍惜你身邊的人,那些幫助你的人要更加珍惜他們,不要等一切都晚了才懂得珍惜,我們也不能自尊心過于強,不能驕傲,要知道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棵愿望樹,要相信它,要有信心,只要你相信就一定能實現我們的愿望。
《愿望樹》的讀后感6
1。創造和提供孩子身體和心靈需要的物品和環境。不是去控制孩子計劃孩子,硬塞給孩子一些東西;也不是放任自流地忽視孩子,什么也不給他。《愿望樹》中媽媽給貝迪提供饑餓時需要的煎餅、寒冷時需要的毯子、怕黑時需要的提燈、發脾氣時需要的自主平復的時間和空間、孤獨時需要的緊緊的擁抱和深深的愛。給有吸收力的心靈提供最佳的環境促進他們的成長。
2。孩子的成長是一種自我成長,孩子努力要成為的是他們自己。成長,是孩子面對真實世界的一個自我學習、自我反思、自我解決問題的過程。不要剝奪孩子自我成長的機會。任何具體形式的教學,都不能拋開這樣的一些問題:這個內容對孩子有何意義?孩子是怎樣思考的?為什么會這樣思考?對孩子的思考可引導孩子作哪些提升?孩子思考與文本思考的關系?相信孩子有自我生長的能力,就如蘇格拉底所認為的那樣,孩子們本身就具有一些知識和能力,教育者所做的只是“接生婆”,謂之“精神助產術”。
3。永遠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好奇是探索的前提。《愿望樹》中媽媽創造了在小熊貝迪心中神奇的煎餅-毯子-提燈樹環境,最后也沒有揭開這個秘密,讓貝迪探索去吧。
4。 心靈的成長重于知識的.增長,愛是人類心靈最強大的力量。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培養孩子愛的情懷與能力。《愿望樹》中的媽媽,即使面對一個發脾氣的孩子,也還是讓孩子體會深深的愛。
5。教育者要有極大的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長。有效的教育教學,并不就是用最快速的方法。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說:“人類最大的美德是能夠等待,不慌不忙,直到一切成熟。”《愿望樹》中的媽媽,并不急于訓斥孩子,甚至不出去安撫和召喚孩子,等待孩子自己去修復自己。教育教學中,當我們以最快速便捷的方法把知識塞給孩子,給孩子直接的道德教導時,卻忘記了,這些都需要給孩子消化吸收的時間。
6。教育不要對抗,教育要對話。對發脾氣的孩子,不能以暴制暴。
教育,是要促進心靈的成長、智慧的增長、知識的獲取、能力和方法的提升。
《愿望樹》的讀后感7
今天我讀了一本叫《愿望樹》的繪本,主要講的是:小熊貝迪和弟弟吵架后,一生氣就離開了家。貝迪離開家后看到了一棵樹,就爬了上去。他餓的時候樹上就掛了許多好吃的餅,這棵樹就變成了煎餅樹。他冷的時候,樹上就長出了毯子,這棵樹就變成了毯子樹。天黑了,他很害怕。樹上就掛了一盞提燈。他覺得很神奇,準備回家把自己經歷的事情告訴媽媽,他拿這毯子、提燈和沒吃完的煎餅往家走。走到家門口時,看到媽媽在門口等著他呢!
我覺得貝迪在生氣后離開了家,其實他的媽媽一直在他身邊,當他饑餓時,是媽媽給他送去了煎餅;當他感覺冷的時候,是媽媽 給他送去了毯子。天黑的時候媽媽又給他送去了提燈。不管他走到那里,媽媽都一直愛著他。貝迪經歷這個神奇的經歷后,就像《我不是最弱小的》中的薩沙和托利亞一樣,他學會了愛弟弟。通過閱讀這篇文章我還懂得了一個道理:我們在被別人誤會的時候,要想想辦法,給別人解釋解釋就行了,不要離家出走,媽媽那么愛我們,離開家后媽媽多擔心呀!
《愿望樹》的讀后感8
今天我讀了《愿望樹》,這本書一開始就告訴了我們,這個故事里面藏著愛的秘密。什么秘密呢?我們跟小熊貝迪一起去看看吧。
貝迪跟弟弟吵架之后,他的媽媽批評了他,于是他就爬上一顆他最喜歡的樹。這是一顆神奇的樹,當他餓的時候,樹上就長滿了可口的煎餅,他冷了,樹上就有暖和的毯子,他怕黑,樹上就掛著提燈。我覺得,其實這不是一顆真正的神奇樹,他想要的都是他媽媽放的。因為雖然他的媽媽批評了他,但是媽媽還是很愛他,就像樹上遇到的小伙伴們一樣。
貝迪最后回到了家中,我覺得他以后都會和弟弟和睦相處,愛他的媽媽和弟弟,并且會像小松鼠、小鳥和螢火蟲一樣去幫助需要幫助的小伙伴。
我家里也有一個調皮、淘氣的妹妹,也總是搶我的玩具,還有學習用品。我要學會保護她,愛她,妹妹想要的東西,可以給的我都要給她,不和她打鬧。這就是故事里面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