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國家用地審批權授權和委托試點 本市第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國務院根據新《土地管理法》相關規定,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土地管理制度,賦予省級人民政府更大用地自主權,印發《關于授權和委托用地審批權的決定》,將原部分用地審批權依法授權(即將國務院可以授權的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審批事項授權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并在全國選擇8個省市(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廣東、重慶)試點委托用地審批權(即將永久基本農田轉為建設用地和國務院批準土地征收審批事項委托給試點省市人民政府批準)。其中,委托試點自2020年3月份開始,期限1年。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精神和國務院要求,并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自然資源部隨即印發《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授權和委托用地審批權的決定〉的通知》,對應國務院的授權和委托,自然資源部將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權同步下放給省級自然資源部門;將先行用地批準權委托給試點省份省級自然資源部門(試點省市、試點期限相同)。隨后,部下發建設用地審查要點,具體明確要求,指導地方自然資源部門做好承接工作。
國家用地審批權授權和委托試點,是國家深化審批制度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做好“六穩”落實“六保”的重大舉措。根本目的是落實中央提出的“放管服”要求,依法破除過去審批制度上的弊端,切實提高審批效率,更好地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同時,也反復強調:各級政府要按照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規定,嚴格審查把關,特別要嚴格審查涉及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區的用地,切實保護耕地,節約集約用地,盤活存量土地,維護被征地農民合法權益,確保相關用地審批權“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新華社3月20日題名為“更多改革、更大賦權、更嚴監管—自然資源部有關負責人解讀用地審批‘放權’”的報道中,援引部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司相關負責人的解讀指出“國家下放用地審批權,絕不意味著放松用地審查和監管要求。不論是授權還是委托,主要是適應當前經濟快速發展對用地效率的要求,審查遵循的規則標準沒有變。”
這次授權特別是委托試點,是國家對上海的信任,既是對以往工作的肯定,更是對今后工作的鞭策。本市高度重視,迅速行動,抓緊研究承接國家用地審批權的實施方案,并于3月27日按國務院要求報自然資源部備案。自然資源部及時反饋有關意見,并進一步對本市承接工作進行指導。作為全國8個試點區域中第一批實施方案通過自然資源部審查的省份,本市將承接國家用地審批權和保障重大工程落地結合起來,將高質量、高效率、高水平地做好國批用地審批和深化審批制度改革結合起來,通過“專人盯、專人辦”的“點對點服務”,在確保審批質量的前提下抓緊推進重大工程用地審批。
5月15日,本市第一個承接國家用地審批權的項目獲批——上海市軌道交通市域線軌道交通機場聯絡線工程(東段)4、5、6號風井和張江站單體先行用地批文印發。按照原來規定,該類用地審批由自然資源部批準;按照此次國家放權,自然資源部試點委托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審批,為減少報批環節、縮短審批時間創造了條件。上海市軌道交通市域線軌道交通機場聯絡線工程,是上海軌道交通線網中重要的東西向快速通道,項目建設將加強沿線上海東站、浦東國際機場、國際旅游度假區、張江科學城、虹橋交通樞紐等重點功能區的軌道交通服務水平,并通過預留與國鐵網絡以及長三角城際網絡的互聯互通條件,將提升上海對長三角地區的輻射服務功能,為提升上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提供有力支撐。工程西段已于去年開工建設,東段先行用地的高效審批和快速落地,為項目全線建設按計劃節點推進提供了用地保障和前提條件。
該項目用地審批標志著本市承接國家用地審批權的實質性啟動。下一步,本市將嚴格按照國家要求,嚴格落實各級責任,嚴格遵守審批規范,嚴格把握審批要點,嚴格審批全程監管,進一步深化審批制度改革,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干勁,更精細、更精簡的工作承接國家用地審批權下放,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以優質的服務提升行政效能,繼續做好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創新發展的先行者。
讓上海因我們更加美好
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