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中國小區(qū)大媽的句子合集70句
溫情四起的大媽散文
最近,偶遇幾位南京老大媽,感覺很有意思,更覺周圍溫情四起!
上周末,和妻去湖南路閑逛,妻看中一款新衣,正準(zhǔn)備試穿,忽見旁邊兩個小伙子因不小心踩了對方的腳而罵罵咧咧地吵架,一會兒,兩個人便扭打了起來,從店內(nèi)一直打到店外,店里模特和衣架也被推翻,妻和好多女性嚇得直接跑過了馬路,好幾位男同胞還慌忙打起了110。就在這時,不知從哪兒冒出一個老大媽,大媽將近七十來歲,面目慈善,穿的干凈利落,一雙雪白色的耐克運動鞋使她變得精神抖擻,容光煥發(fā),一看就知道是個很有修養(yǎng)的老人。大媽并不畏懼前面的拳腳,只見她快步走上前去,拉著其中一個小伙子的衣角,一字一句地對他說:“孩呀!等會兒再打,行嗎?大媽老了,眼睛不好,過馬路很危險,你能先扶我過去嗎?回頭再。”小伙子一愣,轉(zhuǎn)眼間,他轉(zhuǎn)怒為羞,趕忙丟下對方的衣袖,雙手?jǐn)v著老大媽,那架勢,像大媽的孫子,和剛才那個兇巴巴的惡煞相截然相反!而另外一個小伙子起先也愣在原地,一會兒,轉(zhuǎn)身回到店里,扶起被他們推到的模特,還一個勁兒彎腰向店主道歉,并拿出200元作為賠償。望著漸行漸遠的一老一少和商店里那位虔誠的小伙子,我的心里也開始溫暖起來,對這位睿智的老大媽頓時肅然起敬。
還是半年前的一個周末,我坐8路車去鳳凰書城買書,車到中央門,嘰嘰喳喳上來一群小朋友,看樣子,是去上補習(xí)班的,他們兩人擠一個座位,邊看外面的風(fēng)景邊天南海北地聊著,看著這些活潑可愛的孩子們,車廂里的乘客都和我一樣,流露出羨慕和妒忌的神情,真的是光陰如箭,年輕真好!這時,上來幾位老大媽,她們穿著統(tǒng)一的中國紅,個個身挎寶劍,手持布扇,看樣子,應(yīng)該是去玄武湖晨練的,有幾個小學(xué)生見狀爭著起身讓座,一位領(lǐng)頭的大媽上前就按住險些摔倒的小女孩,和他們攀談了起來,得知了孩子們的一切,老大媽爽朗地說:“孩子們,今天特例,你們誰也不許讓座,因為你們比我們辛苦,我們?nèi)ュ憻挘褪且淖约荷砩隙嘤嗟?油脂,站著也是鍛煉。而你們不一樣,你們要動腦筋,學(xué)本領(lǐng),都給我坐好了,退休前,奶奶是幼兒園園長,懂音樂,我給你們唱首歌吧!想著奶奶的歌,你們今天的學(xué)習(xí)就不會疲勞了。”說著,大媽把讓座的孩子一個個強行接回了座位,給他們唱起了《娃哈哈》和《愛的人間》,同行的幾位大媽隨著節(jié)奏打起了拍子。那一次,我,還有車?yán)锖脦讉€人都坐過了站。
其實,在南京,還有很多這樣的溫情大媽。十字路口、網(wǎng)吧里、敬老院、民工子弟學(xué)校、火車站、展覽館。這些可愛的溫情大媽時時在感染著南京的每一個人,因為愛和贊美的力量是巨大的,她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也可以改變這個世界。
溫情大媽散文
最近,偶遇幾位南京老大媽,感覺很有意思,更覺周圍溫情四起!
上周末,和妻去湖南路閑逛,妻看中一款新衣,正準(zhǔn)備試穿,忽見旁邊兩個小伙子因不小心踩了對方的腳而罵罵咧咧地吵架,一會兒,兩個人便扭打了起來,從店內(nèi)一直打到店外,店里模特和衣架也被推翻,妻和好多女性嚇得直接跑過了馬路,好幾位男同胞還慌忙打起了110。就在這時,不知從哪兒冒出一個老大媽,大媽將近七十來歲,面目慈善,穿得干凈利落,一雙雪白色的耐克運動鞋使她變得精神抖擻,容光煥發(fā),一看就知道是個很有修養(yǎng)的老人。大媽并不畏懼前面的拳腳,只見她快步走上前去,拉著其中一個小伙子的衣角,一字一句地對他說:“孩呀!等會兒再打,行嗎?大媽老了,眼睛不好,過馬路很危險,你能先扶我過去嗎?回頭再……”小伙子一愣,轉(zhuǎn)眼間,他轉(zhuǎn)怒為羞,趕忙丟下對方的衣袖,雙手?jǐn)v著老大媽,那架勢,像大媽的孫子,和剛才那個兇巴巴的惡煞相截然相反!而另外一個小伙子起先也愣在原地,一會兒,轉(zhuǎn)身回到店里,扶起被他們推到的模特,還一個勁兒彎腰向店主道歉,并拿出200元作為賠償。望著漸行漸遠的一老一少和商店里那位虔誠的小伙子,我的心里也開始溫暖起來,對這位睿智的老大媽頓時肅然起敬。
還是半年前的一個周末,我坐8路車去鳳凰書城買書,車到中央門,嘰嘰喳喳上來一群小朋友,看樣子,是去上補習(xí)班的,他們兩人擠一個座位,邊看外面的風(fēng)景邊天南海北地聊著,看著這些活潑可愛的孩子們,車廂里的乘客都和我一樣,流露出羨慕和妒忌的神情,真的是光陰如箭,年輕真好!這時,上來幾位老大媽,她們穿著統(tǒng)一的中國紅,個個身挎寶劍,手持布扇,看樣子,應(yīng)該是去玄武湖晨練的,有幾個小學(xué)生見狀爭著起身讓座,一位領(lǐng)頭的`大媽上前就按住險些摔倒的小女孩,和他們攀談了起來,得知了孩子們的一切,老大媽爽朗地說:“孩子們,今天特例,你們誰也不許讓座,因為你們比我們辛苦,我們?nèi)ュ憻挘褪且淖约荷砩隙嘤嗟挠椭局彩清憻挕6銈儾灰粯樱銈円獎幽X筋,學(xué)本領(lǐng),都給我坐好了,退休前,奶奶是幼兒園園長,懂音樂,我給你們唱首歌吧!想著奶奶的歌,你們今天的學(xué)習(xí)就不會疲勞了。”說著,大媽把讓座的孩子一個個強行接回了座位,給他們唱起了《娃哈哈》和《愛的人間》,同行的幾位大媽隨著節(jié)奏打起了拍子……那一次,我,還有車?yán)锖脦讉€人都坐過了站。
其實,在南京,還有很多這樣的溫情大媽。十字路口、網(wǎng)吧里、敬老院、民工子弟學(xué)校、火車站、展覽館……這些可愛的溫情大媽時時在感染著南京的每一個人,因為愛和贊美的力量是巨大的,她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也可以改變這個世界。
溫情暖冬散文
歲月荏苒,光陰裊裊,轉(zhuǎn)眼便入冬令時。“老人不復(fù)事農(nóng)桑,點數(shù)雞豚亦未忘。洗腳上床真一快,稚孫漸長解燒湯。”因欣賞詩人陸游,愛屋及烏亦愛上了這個充滿詩意浪漫的歷史名勝古跡——沈園,紹興著名園林,詩人和養(yǎng)生大家陸游眷戀之故地,自從沈園堂足道館驚鳴古城,我已在此度過了許多個暖冬時光。
十年前,說實話我對足浴場所沒有一絲好感,固執(zhí)地認(rèn)為此乃紅塵中奢靡不潔之地或者是懷有覬覦之心者的去處,我決不跨入。主觀地認(rèn)為足有什么可洗的,大凡是美其名曰罷了。后來聽我的中醫(yī)朋友講解,刺激足部的穴位與敏感區(qū),通過經(jīng)絡(luò)傳至五臟六腑,疏導(dǎo)氣血,達到調(diào)節(jié)陰陽平衡的作用,足部分布著與各內(nèi)臟相對應(yīng)的反射區(qū)域,足道亦稱為“內(nèi)臟按摩”之道。天生寒涼體質(zhì)的我,在中醫(yī)朋友的提議下,襲著愛國詩人陸游的詩意和純凈 ,驅(qū)逐了我先前曾有的偏見,終成了沈園堂足道館的會員,盡享足浴養(yǎng)生。
初次涉足沈園堂,仿若來到了遠古的禮儀之邦,凈化了我的靈魂。園里園外二世界:初來乍到,只見大門左右齊刷刷地站著兩列身穿古典優(yōu)雅服飾的迎賓小姐,個個彬彬有禮,滿面莞爾,點頭鞠躬,歡迎賓客的光臨。她們的一言一語,一舉一動,甚至每一個眼神在都蘊涵著十分的真誠和熱忱,投遞出的謙和熱情程度恰到好處,沒有絲毫的做作或者心不在弦。我們微笑進入,備受感動。恍惚間,我受寵若驚,覺得自己被千般寵愛。深深感觸到這才是講文明懂禮儀的和美之地,冬日的寒氣在別樣的氛圍中蕩然無存,大廳中洇開的溫暖直抵心房。
心懷熱誠,冬日里便溫暖滿溢。在員工的帶領(lǐng)下,我們就坐于古樸典雅的555室,隨即有員工敬茶送果之類的款款招待,少頃,熱騰騰氤氳著中藥味的足浴木盆端放面前,只見足浴師滿臉穩(wěn)重,謙卑誠懇,微笑著自我介紹:“我是33號,將盡心為您服務(wù)。因初次見面,我微笑待之,彼此話不多說,只想盡情感受當(dāng)下溫經(jīng)通絡(luò)的中醫(yī)足療國粹。整個足療過程大約持續(xù)了90分鐘,從膝蓋到腳趾尖的每個穴位,每一寸肌膚,都做了細致周全反復(fù)不斷地按摩推拿,敲打,于是寒氣四散,我渾身感到熱乎乎的。期間,足浴師時刻感受著我的感受,常問我力度大小是否合適之類的話語和無微不至的關(guān)照。只見她衣著單薄,額頭微汗,我已靈犀到她心中那份急切的期許:希望自己的悉心服務(wù)能得到我們認(rèn)可或者滿意的贊許。我微笑應(yīng)答:“剛好,很滿意,下次做你的常客”只見33號服務(wù)生臉上洋溢著暖人的溫雅笑容,感激不已。
不知不覺中已是下午【第3句】:50分,33號足浴師按鈴吩咐沈園廚房送來兩份熱騰騰,香噴噴的湯圓和水餃,讓我們品嘗分享沈園堂貼心的暖點。冬日的午后,下著雨,潮濕陰冷的空氣彌漫四周,可我們的心里卻灑滿了陽光。“貴賓請慢用,離開時請您們帶好隨身物品……”在禮儀彬彬中點頭鞠躬,面朝我們,倒退著步子離開了555室。這般儒雅的禮儀,我只在影視劇里見識過,現(xiàn)實當(dāng)中還是平生首遇。
因身體原因,在中醫(yī)朋友的敦促下,每年冬季我們終成了沈園堂足道館的常客。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33號服務(wù)生憑著自己踏踏實實的工作作風(fēng)和嫻熟的技術(shù),深受許多顧客的青睞。她的點鐘率是最高的,早已晉升為沈園堂的金牌技師。因業(yè)務(wù)繁忙,和她總需提前預(yù)約,有好幾次為了趕時間,我倆總是來不及吃飯,急匆匆趕去足浴,她知道情況后,總會讓沈園的廚房送來美味可口的免費午餐或者晚餐,讓我們賓至如歸,溫暖如春。
在一次一次的.交往中,慢慢地我們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她告訴我:“姐我沒文化,也沒別的能力,最近因過度的工作量,累壞了身子,總是腰酸背疼的。河南平頂山山區(qū)老家有三個孩子要培養(yǎng),還有四位老人要贍養(yǎng),我和老公背井離鄉(xiāng)來這里打工攢錢,靠一雙手養(yǎng)活一家老少,一年360天,我天天中午11點上鐘,一直要忙到午夜12點下班,從來沒有休息過一天。春節(jié)也沒得回去,今年春天回家時,最小的孩子都不認(rèn)得我是她媽媽了”聽了她的話,我心里酸酸的,頓生憐惜之情,也為她不辭辛勞的工作勁頭感慨不已。突兀間,我沉思良久,一時說不出話來,思維的鼠標(biāo)竭力搜索著存在腦海里的詞句,想找最滿意的語言來安慰她的境遇,終究還是顯得有些無助。
我的心被剛才的對話深受震顫,回到家里,我把孩子從小穿過的四季衣物統(tǒng)統(tǒng)整理出來,立馬打包送到33號手里,看著這些半新不舊衣物她滿心歡喜,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說:“為我省下好多錢呢,馬上郵寄回老家,及時給孩子們穿上過個溫暖的冬天。”此時此刻我的心里同樣高興,送人閑置的御寒衣物,也溫暖了自己的心房。我們彼此傳遞著一份人間溫情!讓這個冬天不再寒冷。現(xiàn)在我們兩家已結(jié)對,每年都會收拾衣物打包送去,還有兒童課外書籍之類的。她還加入我的口口和微信,成了我空間日志的忠實讀者,常常在下班后的午夜閱讀我的空間日志,疲憊指端發(fā)送的心贊或者三言兩語的留言,時常嫣然著我的空間,撿拾一份清喜,讓彼此心生一抹微笑,結(jié)伴而行。記得前年我身體很虛弱,她知道情況后,總是隔日發(fā)信過來問候我的恢復(fù)狀況,令我頗受感動。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彼此心里都有著一份暖暖的牽念,友情縈繞芬芳胸懷,愛心傳遞冬日有暖意。
曾記得33對我說:“姐,從來沒有遇到過像你這般看得起我們沒文化沒地位的外地人。”我坦率道:“我們都是一樣的,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在我眼里只要是靠自己的雙手辛勤勞動來養(yǎng)家糊口,或者為追求未來美好生活而努力打拼的人我都欣賞,就值得我敬重。反之,那些好吃懶做,貪享浮華的惰性之人才是我所唾棄厭惡的。”足浴服務(wù)生大多來自華夏的偏遠地區(qū),有來自東北大興安嶺漠河的,內(nèi)蒙古的……因路途遙遠,他們大多春節(jié)期間也堅守工作崗位不回家,其中一位服務(wù)生告訴我,她已經(jīng)整整五年沒回老家過年了,只靠電話聯(lián)系,奶奶和家人都特別特別地牽掛她。今年春節(jié)前夕給家里的每位親人買下一件羽絨服郵寄回去。我被他們那種任勞任怨鍥而不舍的工作態(tài)度和堅強意志感動得入骨髓,也為他們親情至上,為家庭無私付出的奉獻精神贊嘆不已,這才是真正的華夏兒女的優(yōu)秀品質(zhì)。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這種令人煎熬的思親念鄉(xiāng)之苦誰能體會得到?于是,我和家人商量,每年在大年二十九都會帶些糖果干果之類的心意前去看望他們。我想,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即使是滴水成冰的寒冬,也會是良言一句三冬暖。
時間似白駒過隙,屈指一算,已在沈園堂度過了近十個溫情暖冬時光,同時也認(rèn)識了不少員工,看著這些遠道而來的足浴服務(wù)生,我心里對他們有著一份別樣的敬意,他們大多來自偏遠落后的山區(qū),這些足浴師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但他們在工作領(lǐng)域勤奮好學(xué),積極向上;有著吃苦耐勞的堅強意志及孝敬長輩愛惜家人的傳統(tǒng)美德。他們靠自己的雙手養(yǎng)活全家人,以一顆感恩的心回報沈園堂,回報著全社會,在我心里你們就是最棒的!沈園堂的冬季溫暖如春。
房東大媽散文
兩年多的知青生涯,許多事情都如過眼云煙逐漸淡忘了,唯獨房東大媽那勤勞、慈祥、善良的品格給我留下了難以泯滅的印象。時至今日,依然記憶猶新。
房東大媽雙目失明,羿大爺也有一只眼睛不好使,我們都說這老兩口子一只眼。別看大媽雙目失明,可干起家務(wù)活來卻靈巧得令人瞠目結(jié)舌。那時候,副食品較缺,主食以苞米面餅子為主。所以,貼大餅子不僅是當(dāng)?shù)厣鐔T的主要食品,也是各家主婦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藝。要知道,大媽不僅年過六旬,而且雙目失明,要想貼出的大餅子不焦不糊該是多么的不容易。然而,當(dāng)我親眼看到她從發(fā)面、燒火、往鍋上貼等一整套工序都掌握的恰到好處時,竟驚訝得半晌沒說出話來。而我們幾個知青貼出來的大餅子不是糊了就是半生不熟,和大媽貼的.比起來遜色得多了。每當(dāng)收工回來沒等做飯我們就已經(jīng)餓的受不了了。于是,抓起大媽貼的大餅子就吃。大媽理解我們這些小青年,一是貼不好,二是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收工回來現(xiàn)做飯,沒等做熟已是饑腸轆轆。所以,她向來沒制止過我們,還一個勁地勸說:“吃吧,先墊巴點兒,別餓壞了身體。”每次吃完大媽做的大餅子,我們都是等自己做好了,再如數(shù)還給大媽。
平時的柴禾都堆在院子里,臨下雨前抱一些到灶間,以免做飯時柴濕點不著。可有時不知天有雨或是忘了往回抱柴禾,收工時柴禾已經(jīng)被雨淋濕點不著火了。每當(dāng)這時收工回來,一掀鍋蓋,里面準(zhǔn)是一鍋熱騰騰香噴噴的大餅子。不用問,準(zhǔn)是大媽為我們事先做好了的。當(dāng)我們一再向她道謝時,她會一迭聲地說:“有啥謝的,你們離家?guī)装倮铮疫@老太婆幫你們一把也是應(yīng)該的。
由于年輕,我們也常會做出些惡作劇的事情來。大媽家的院子里有一顆桃樹,每當(dāng)上秋時,樹上結(jié)滿了又大又紅的桃子。大媽雖然眼睛看不到,耳朵卻靈的很,院子里稍有響動,她就會大喊大嚷,所以桃子很少被人偷。“偵察”到大媽的秘密后,每次收工回來,我們就先讓一個人進院子,故意把桃樹弄得嘩嘩作響,等大媽大喊大叫時,后面的同學(xué)就裝作收工回來剛聽見的樣子,馬上進院大聲呵斥:“喂,你誰家小孩,怎么到這偷吃的,還不快走。”邊喊邊走到桃樹下,順手往下摘桃子。這時,大媽臉上會露出滿意的笑容,以為我們幫她轟走了小偷。而我們幾個同學(xué)到了晚上,在被窩里卻大嚼大咽起來。等收桃子的時候,樹上剩的已寥寥無幾。直到我臨離開農(nóng)村時,大媽才告訴我說:“以為我不知道你們偷桃子呢,住這么長時間,誰的聲音、誰的腳步聲,我一側(cè)耳朵就能聽出來。桃子是家里出的,吃就吃吧。”聽到這時,我們才恍然大悟,頓覺慚愧。原來,什么事情也沒瞞過大媽的耳朵。
離下鄉(xiāng)已經(jīng)近30年時間了,大媽平凡而高尚的品行每每映現(xiàn)在我的眼前。如果大媽健在的話該是90歲高齡了。我想,在她的記憶中也一定會記得我們這幾個小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