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面描寫琵琶聲的句子70條
琵琶行名句賞析
導語:白居易任江州司馬,在送客上船時,偶然聽得琵琶聲,于是邀請琵琶女演奏.在和琵琶女對話中,白居易了解了琵琶女的身世,覺得他們兩人命運相同,寫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驚人句,并為之淚濕青衫.青衫,是白居易司馬身份的標志.
這點燃了我的興趣,就著學生的答案,我也試著品味一番。欣賞: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①這兩句描寫了在賓客們叫了很多次以后琵琶女才緩慢出場的情景。②“千呼萬喚”極寫詩人一行邀請歌女的急迫心情,也暗示了上句“忽聞水上琵琶聲”對客人們產生了特殊的吸引力,為下文對琵琶女的高超技藝的描寫埋下了伏筆。“始出來”,就是歌女緩緩走出來,步履遲疑,有些勉強,與客人們的“千呼萬喚”形成了強烈的反差。③“猶抱琵琶半遮面”是歌女出場后一種羞澀靦腆的神態,其拘謹壓抑狀態活靈活現,躍然紙上。(這讓人好生奇怪,一個靠賣唱的歌妓怎么會這么怕見客人呢?已經呼叫了很多遍,才慢慢騰騰地出來,出來以后吧,還用琵琶遮擋住半個臉?這些反常的舉止,和上文的“欲語遲”,加上“半遮面”不得不叫人產生極大的疑問,這個女子恐怕不會是一個普通歌女吧?巨大的懸念,由此產生。)④作者用“千呼萬喚”“半遮面”這些細節把琵琶女初次出場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逼真傳神,而且曲折細膩地揭示出了琵琶女復雜的內心世界,把潯陽江頭,秋月之下這位琵琶女子描繪得矜持嬌羞,靦腆穩重,氣質不凡,自然可愛,讓人產生無限愛玲之情。表現出白居易高妙的描寫技藝。⑤這兩句早已引起后人的喜愛和應用。把“千呼萬喚始出來”來比喻眾人非常關注的事物很久很久才能出現;用“猶抱琵琶半遮面”來比喻那些已經公開的事物還不能完全了解真相。這說明經典名句給子孫后代產生的影響是多么深遠,產生的精神力量是多么巨大!欣賞: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①這兩句是對琵琶聲短暫間歇時產生的主觀感受。②”別有“一句是上承”聲暫歇“而來,在詩人的感受中,暫時停下的琵琶演奏,好像是琵琶女心中涌現出無限的幽愁暗恨。其實,詩人此時何嘗沒有”幽愁暗恨“呢?這實際上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翻版。③”無聲“一句,使用了反襯的手法,
以”無聲“襯”有聲“,當一個人心里憋屈了一言難盡的幽愁暗恨的時候,不說更比說能夠讓人理解和明白。此時”無聲“比”有聲“更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這種留下一段空白,余韻無窮的藝術意境,表達的感情更加深沉悠長。④這兩句與其說是對琵琶聲的描繪,倒不如說是詩人自己憂愁暗恨的訴說,真是”相逢何必曾相識“啊!⑤正因為詩人準確地捕捉住了某種特殊時刻人們產生的特殊感受,使廣大讀者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因而”此時無聲勝有聲“被今人常用來比喻人與人之間心有靈犀,無需用語言交流,不說比說更好。我們不得不再次贊嘆經典名句所產生的無窮魅力!欣賞: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①這兩句是側面烘托琵琶女演技高超所產生的無窮魅力。②”東船西舫“表明地域廣闊,顯然運用了夸張的手法,描寫闊大江面上的人們都被琵琶樂曲所吸引,都在靜靜地欣賞,這也是以”無聲“襯托”有聲“。③”唯見“一句,形象逼真地描繪出了聆聽琵琶時那種全神貫注的神態,聽眾無完全陶醉的忘記了一切,目不轉睛地盯著江心明月,從明月變成白月,這是何等的仙樂!④這兩句是從景物到人物兩個方面的進行的側面描寫。
原文及注釋: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háma)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xiāo)不知數.
鈿(diàn)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chóng)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zhāo)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ōuyāzhāozhā)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chóng)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通過寫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結合詩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擊,唱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心聲.社會的動蕩,世態的炎涼,對不幸者命運的同情,對自身失意的感慨,這些本來積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傾于詩中.它在藝術上的成功還在于運用了優美鮮明的、有音樂感的語言,用視覺的形象來表現聽覺所得來的感受;蕭瑟秋風的自然景色和離情別緒,使作品更加感人.
詩人在這首詩中著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通過它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中被侮辱被損害的樂伎、藝人的悲慘命運,抒發“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情.詩的開頭寫“秋夜送客”,“忽聞”“琵琶聲”,于是“尋聲”“暗問”,“移船”“邀相見”,經過“千呼萬喚”,然后歌女才“半遮面”地出來了.這種回蕩曲折的描寫,就為“天涯淪落”的主題奠定了基石.
接著以描寫琵琶女彈奏樂曲來揭示她的內心世界.先是“未成曲調”之“有情”,然后“弦弦”“聲聲思”,訴盡了“生平不得志”和“心中無限事”,展現了琵琶女起伏回蕩的心潮. 然后進而寫琵琶女自訴身世:當年技藝曾教“善才服”,容貌“妝成每被秋娘妒”,京都少年“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然而,時光流種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描寫,與上面她的彈水,“暮去朝來顏色故”、最終只好“嫁作商人婦”.這唱互為補充,完成了琵琶女這一形象的塑造.
最后寫詩人感情的波濤為琵琶女的命運所激動,發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嘆,抒發了同病相憐,同聲相應的情懷.詩韻明快,步步映襯,處處點綴. 既層出不窮,又著落主題.真如江潮澎湃,波瀾起伏,經久不息.反復吟誦,蕩人胸懷,情味無限.語言鏗鏘,設喻形象.“如急雨”、“如私語”、“水漿迸”、“刀槍鳴”、“珠落玉盤”、“鶯語花底”.這些讀來如聞其聲,如臨其境.
《琵琶行》名句欣賞
欣賞詩歌,能夠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琵琶行》名句欣賞,歡迎大家閱讀。
欣賞: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①這兩句描寫了在賓客們叫了很多次以后琵琶女才緩慢出場的情景。②“千呼萬喚”極寫詩人一行邀請歌女的急迫心情,也暗示了上句“忽聞水上琵琶聲”對客人們產生了特殊的吸引力,為下文對琵琶女的高超技藝的描寫埋下了伏筆。“始出來”,就是歌女緩緩走出來,步履遲疑,有些勉強,與客人們的“千呼萬喚”形成了強烈的反差。③“猶抱琵琶半遮面”是歌女出場后一種羞澀靦腆的神態,其拘謹壓抑狀態活靈活現,躍然紙上。(這讓人好生奇怪,一個靠賣唱的歌妓怎么會這么怕見客人呢?已經呼叫了很多遍,才慢慢騰騰地出來,出來以后吧,還用琵琶遮擋住半個臉?這些反常的舉止,和上文的“欲語遲”,加上“半遮面”不得不叫人產生極大的疑問,這個女子恐怕不會是一個普通歌女吧?巨大的懸念,由此產生。)④作者用“千呼萬喚”“半遮面”這些細節把琵琶女初次出場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逼真傳神,而且曲折細膩地揭示出了琵琶女復雜的內心世界,把潯陽江頭,秋月之下這位琵琶女子描繪得矜持嬌羞,靦腆穩重,氣質不凡,自然可愛,讓人產生無限愛玲之情。表現出白居易高妙的描寫技藝。⑤這兩句早已引起后人的喜愛和應用。把“千呼萬喚始出來”來比喻眾人非常關注的事物很久很久才能出現;用“猶抱琵琶半遮面”來比喻那些已經公開的.事物還不能完全了解真相。這說明經典名句給子孫后代產生的影響是多么深遠,產生的精神力量是多么巨大!
欣賞: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① 這兩句是對琵琶聲短暫間歇時產生的主觀感受。②”別有“一句是上承”聲暫歇“而來,在詩人的感受中,暫時停下的琵琶演奏,好像是琵琶女心中涌現出無限的幽愁暗恨。其實,詩人此時何嘗沒有”幽愁暗恨“呢?這實際上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翻版。③”無聲“一句,使用了反襯的手法,以”無聲“襯”有聲“,當一個人心里憋屈了一言難盡的幽愁暗恨的時候,不說更比說能夠讓人理解和明白。此時”無聲“比”有聲“更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這種留下一段空白,余韻無窮的藝術意境,表達的感情更加深沉悠長。④這兩句與其說是對琵琶聲的描繪,倒不如說是詩人自己憂愁暗恨的訴說,真是”相逢何必曾相識“啊!⑤正因為詩人準確地捕捉住了某種特殊時刻人們產生的特殊感受,使廣大讀者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因而”此時無聲勝有聲“被今人常用來比喻人與人之間心有靈犀,無需用語言交流,不說比說更好。我們不得不再次贊嘆經典名句所產生的無窮魅力!
欣賞: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① 這兩句是側面烘托琵琶女演技高超所產生的無窮魅力。② ”東船西舫“表明地域廣闊,顯然運用了夸張的手法,描寫闊大江面上的人們都被琵琶樂曲所吸引,都在靜靜地欣賞,這也是以”無聲“襯托”有聲“。③”唯見“一句,形象逼真地描繪出了聆聽琵琶時那種全神貫注的神態,聽眾無完全陶醉的忘記了一切,目不轉睛地盯著江心明月,從明月變成白月,這是何等的仙樂!④這兩句是從景物到人物兩個方面的進行的側面描寫。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全文及名句賞析
琵琶行
白居易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盡事。
輕攏慢拈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灘。
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客。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常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云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弟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空守船,繞船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廬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 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名句賞析】
門前冷落車馬稀①?老大嫁作商人婦②
①門前句:因容顏衰老,無人光顧,門前一片冷寂寥落,車馬來往越來越稀少。
②老大句:年紀大了,改娼女生涯為商人婦。這兩句寫娼女年老色衰,世情炎涼,門前一片冷落,車馬越來越少,無可奈何之間,改作商人之婦。以如訴如泣的抒情筆調,抒寫琵琶女悲苦的身世,令人同情。
大弦①嘈嘈②如急雨?小弦③切切④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⑤
①大弦:琵琶有四弦,一條比一條細,最粗的一條即是大弦。
②嘈嘈;大弦彈出的聲音,沉重舒長,如急雨蓋地。
③小弦:最細的一條弦。
④切切:小弦彈出的聲音,細促清幽,如切切私語。
⑤大珠句;形容琵琶彈出的聲音,如大小不同的`珍珠,瀉落在玉盤里。⑥詩題一作《琵琶行》。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①等閑度②
①秋月春風:比喻美好的青春年華。
②等閑度:輕易地、隨隨便便地度過。
這兩句是說,琵琶女自敘身世,昔日的娼女生涯,在歡樂之中,把青春輕易地、隨隨便便的消磨掉了。憶昔思今,感到無限悔恨和痛惜。
白居易的《琵琶行》名句欣賞
詩人白居易通過描寫琵琶女的形象,反映了封建社會中樂伎、藝人的悲慘命運,為他們感到傷懷外,也是對自己的人生的感慨。
欣賞: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①這兩句描寫了在賓客們叫了很多次以后琵琶女才緩慢出場的情景。②“千呼萬喚”極寫詩人一行邀請歌女的急迫心情,也暗示了上句“忽聞水上琵琶聲”對客人們產生了特殊的吸引力,為下文對琵琶女的高超技藝的描寫埋下了伏筆。“始出來”,就是歌女緩緩走出來,步履遲疑,有些勉強,與客人們的'“千呼萬喚”形成了強烈的反差。③“猶抱琵琶半遮面”是歌女出場后一種羞澀靦腆的神態,其拘謹壓抑狀態活靈活現,躍然紙上。(這讓人好生奇怪,一個靠賣唱的歌妓怎么會這么怕見客人呢?已經呼叫了很多遍,才慢慢騰騰地出來,出來以后吧,還用琵琶遮擋住半個臉?這些反常的舉止,和上文的“欲語遲”,加上“半遮面”不得不叫人產生極大的疑問,這個女子恐怕不會是一個普通歌女吧?巨大的懸念,由此產生。)④作者用“千呼萬喚”“半遮面”這些細節把琵琶女初次出場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逼真傳神,而且曲折細膩地揭示出了琵琶女復雜的內心世界,把潯陽江頭,秋月之下這位琵琶女子描繪得矜持嬌羞,靦腆穩重,氣質不凡,自然可愛,讓人產生無限愛玲之情。表現出白居易高妙的描寫技藝。⑤這兩句早已引起后人的喜愛和應用。把“千呼萬喚始出來”來比喻眾人非常關注的事物很久很久才能出現;用“猶抱琵琶半遮面”來比喻那些已經公開的事物還不能完全了解真相。這說明經典名句給子孫后代產生的影響是多么深遠,產生的精神力量是多么巨大!
欣賞: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① 這兩句是對琵琶聲短暫間歇時產生的主觀感受。②”別有“一句是上承”聲暫歇“而來,在詩人的感受中,暫時停下的琵琶演奏,好像是琵琶女心中涌現出無限的幽愁暗恨。其實,詩人此時何嘗沒有”幽愁暗恨“呢?這實際上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翻版。③”無聲“一句,使用了反襯的手法,以”無聲“襯”有聲“,當一個人心里憋屈了一言難盡的幽愁暗恨的時候,不說更比說能夠讓人理解和明白。此時”無聲“比”有聲“更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這種留下一段空白,余韻無窮的藝術意境,表達的感情更加深沉悠長。④這兩句與其說是對琵琶聲的描繪,倒不如說是詩人自己憂愁暗恨的訴說,真是”相逢何必曾相識“啊!⑤正因為詩人準確地捕捉住了某種特殊時刻人們產生的特殊感受,使廣大讀者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因而”此時無聲勝有聲“被今人常用來比喻人與人之間心有靈犀,無需用語言交流,不說比說更好。我們不得不再次贊嘆經典名句所產生的無窮魅力!
欣賞: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① 這兩句是側面烘托琵琶女演技高超所產生的無窮魅力。② ”東船西舫“表明地域廣闊,顯然運用了夸張的手法,描寫闊大江面上的人們都被琵琶樂曲所吸引,都在靜靜地欣賞,這也是以”無聲“襯托”有聲“。③”唯見“一句,形象逼真地描繪出了聆聽琵琶時那種全神貫注的神態,聽眾無完全陶醉的忘記了一切,目不轉睛地盯著江心明月,從明月變成白月,這是何等的仙樂!④這兩句是從景物到人物兩個方面的進行的側面描寫。
琵琶行原文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生平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抺復挑,初為霓裳后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灘。
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常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妬。武陵少年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求空船,繞船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紅妝淚闌干。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喞喞。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城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閱讀:
【第1句】:高中《琵琶行》原文
【第2句】:《琵琶行》古今異義
【第3句】:白居易的《琵琶行》全文
【第4句】:《琵琶行》名句及賞析
【第5句】: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原文
【第6句】:分段解析《琵琶行》
【第7句】:《琵琶行并序》課后練習答案
【第8句】:賞析白居易的《長恨歌》與《琵琶行》
【第9句】:《琵琶行》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