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描寫雪的句子初中集錦70條
岑參的描寫雪的詩句
岑參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岑參的作品,以邊塞詩為主,自出塞以后,在安西、北庭的新天地里,接下來小編搜集了岑參的描寫雪的詩句,歡迎閱讀查看,希望幫助到大家。
岑參的描寫雪的詩句
【第1句】:天山雪云常不開,千峰萬嶺雪崔嵬。——《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
【第2句】:北風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
【第3句】:正是天山雪下時,送君走馬歸京師。——《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
【第4句】:四月猶自寒,天山雪濛濛。——《北庭貽宗學士道別》
【第5句】:對酒落日后,還家飛雪時。——《送張直公歸南鄭拜省》
【第6句】:蒲海曉霜凝馬尾,蔥山夜雪撲旌竿。——《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六首》
【第7句】:寒天高堂夜,撲地飛雪時。——《冬宵家會餞李郎司兵赴同州》
【第8句】:異域陰山外,孤城雪海邊。——《首秋輪臺》
【第9句】:雪融雙樹濕,沙闇一燈燒。——《雪后與群公過慈恩寺》
【第10句】:長安雪后似春歸,積素凝華連曙暉。——《和祠部王員外雪后早朝即事》
【第11句】:何事陰陽工,不遣雨雪來。——《使交河郡,郡在火山腳,其地苦熱無雨雪,獻封大夫》
【第12句】:漢王城北雪初霽,韓信臺西日欲斜。——《赴嘉州過城固縣,尋永安超禪師房》
【第13句】:雪中行地角,火處宿天倪。——《宿鐵關西館》
【第14句】:卷簾山對酒,上馬雪沾衣。——《送裴判官自賊中再歸河陽幕府》
【第15句】:對酒風與雪,向家河復關。——《送鄭堪歸東京汜水別業(得閑字)》
【第16句】:北風吹微雪,抱被肯同宿。——《送王大昌齡赴江寧》
【第17句】:秋雪春仍下,朝風夜不休。——《北庭作》
【第18句】:千峰帶積雪,百里臨城墻。——《陪狄員外早秋登府西樓,因呈院中諸公》
【第19句】:八州崖谷深,千里云雪閉。——《送狄員外巡按西山軍(得霽字)》
【第20句】:敝裘沾暮雪,歸棹帶流澌。——《送嚴維下第還江東》
【第21句】:飛雪縮馬毛,烈風擘我膚。——《酬成少尹駱谷行見呈》
【第22句】:子夜雪華馀,卿家月影初。——《行軍雪后月夜宴王卿家》
【第23句】:回裾轉袖若飛雪,左鋋右鋋生旋風。——《田使君美人舞如蓮花北鋋歌(此曲本出北同城)》
【第24句】:門前雪滿無人跡,應是先生出未歸。——《草堂村尋羅生不遇》
【第25句】:秦女峰頭雪未盡,胡公陂上日初低。——《首春渭西郊行,呈藍田張二主簿》
【第26句】:梨花千樹雪,楊葉萬條煙。——《送楊子》
【第27句】:黎陽城南雪正飛,黎陽渡頭人未歸。——《臨河客舍呈狄明府兄留題縣南樓》
【第28句】:終日風與雪,連天沙復山。——《寄宇文判官》
【第29句】:水宿已淹時,蘆花白如雪。——《下外江舟懷終南舊居》
【第30句】:邑中雨雪偏著時,隔河東郡人遙羨。——《臨河客舍呈狄明府兄留題縣南樓》
【第31句】:聞道仙郎歌白雪,由來此曲和人稀。——《和祠部王員外雪后早朝即事》
【第32句】:蒲海曉霜凝馬尾,蔥山夜雪撲旗竿。——《獻封大夫破插仙凱歌》
【第33句】:蒲海曉霜凝劍尾,蔥山夜雪撲旌竿。——《樂府雜曲·鼓吹曲辭·凱歌六首》
【第34句】:夜雪入穿履,朝霜凝敝裘。——《送二十二兄北游尋羅中》
【第35句】: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第36句】: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第37句】: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第38句】: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第39句】: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第40句】: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第41句】:聞說輪臺路,連年見雪飛。——《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
【第42句】:四邊伐鼓雪海涌,三軍大呼陰山動。——《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第43句】:劍河風急雪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第44句】: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題詩淚滿衣。——《送崔子還京》
【第45句】:岸旁青草長不歇,空中白雪遙旋滅。——《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
【第46句】:雪中何以贈君別,惟有青青松樹枝。——《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
岑參簡介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荊州江陵(現湖北江陵),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 。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參工詩,長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現存詩三百六十首。對邊塞風光,軍旅生活,以及少數民族的文化風俗有親切的感受,故其邊塞詩尤多佳作。風格與高適相近,后人多并稱“高岑”。有《岑參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為八卷)行世。《全唐詩》編詩四卷。
詠雪的詩句岑參
岑參寫的關于詠雪的`詩句有很多,各位同學們,小編已經為大家收集好了,請看:
詠雪的詩句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 唐 ·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 唐 ·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 唐 ·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 唐 ·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 唐 · 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 唐 · 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聞說輪臺路,連年見雪飛 —— 唐 · 岑參《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
四邊伐鼓雪海涌,三軍大呼陰山動 —— 唐 · 岑參《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劍河風急雪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 —— 唐 · 岑參《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題詩淚滿衣 —— 唐 · 岑參《送崔子還京》
岸旁青草長不歇,空中白雪遙旋滅 —— 唐 · 岑參《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
北風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 唐 · 岑參《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
天山雪云常不開,千峰萬嶺雪崔嵬 —— 唐 · 岑參《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
雪中何以贈君別,惟有青青松樹枝 —— 唐 · 岑參《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
正是天山雪下時,送君走馬歸京師 —— 唐 · 岑參《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
四月猶自寒,天山雪濛濛 —— 唐 · 岑參《北庭貽宗學士道別》
北風吹微雪,抱被肯同宿 —— 唐 · 岑參《送王大昌齡赴江寧》
秋雪春仍下,朝風夜不休 —— 唐 · 岑參《北庭作》
對酒風與雪,向家河復關 —— 唐 · 岑參《送鄭堪歸東京汜水別業(得閑字)》
回裾轉袖若飛雪,左鋋右鋋生旋風 —— 唐 · 岑參《田使君美人舞如蓮花北鋋歌(此曲本出北同城)》
寒天高堂夜,撲地飛雪時 —— 唐 · 岑參《冬宵家會餞李郎司兵赴同州》
對酒落日后,還家飛雪時 —— 唐 · 岑參《送張直公歸南鄭拜省》
漢王城北雪初霽,韓信臺西日欲斜 —— 唐 · 岑參《赴嘉州過城固縣,尋永安超禪師房》
卷簾山對酒,上馬雪沾衣 —— 唐 · 岑參《送裴判官自賊中再歸河陽幕府》
門前雪滿無人跡,應是先生出未歸 —— 唐 · 岑參《草堂村尋羅生不遇》
蒲海曉霜凝馬尾,蔥山夜雪撲旌竿 —— 唐 · 岑參《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六首》
何事陰陽工,不遣雨雪來 —— 唐 · 岑參《使交河郡,郡在火山腳,其地苦熱無雨雪,獻封大夫》
秦女峰頭雪未盡,胡公陂上日初低 —— 唐 · 岑參《首春渭西郊行,呈藍田張二主簿》
雪中行地角,火處宿天倪 —— 唐 · 岑參《宿鐵關西館》
雪融雙樹濕,沙闇一燈燒 —— 唐 · 岑參《雪后與群公過慈恩寺》
岑參的詩句
岑參工詩,長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現存詩三百六十首。還有不少描繪西北邊塞奇異景色的詩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岑參的詩句,歡迎大家閱讀。
岑參的詩句
【第1句】:桑葉隱村戶,蘆花映釣船
【第2句】:想法荒唐,結果必然糟糕
【第3句】:人生不得恒少年
【第4句】: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第5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第6句】:宛若風飛雪,悅如飛燕游龍
【第7句】:長風吹白茅,野火燒枯桑
【第8句】:更催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
【第9句】:黃河西際海,白草北連天
【第10句】:曠野看人小,長空共鳥齊
【第11句】:輪臺城頭夜吹角,輪臺城北旄頭落。
【第12句】:羽書昨夜過渠黎,單于已在金山西。
【第13句】:戍樓西望煙塵黑,漢兵屯在輪臺北。
【第14句】:上將擁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軍行。
【第15句】:四邊伐鼓雪海涌,三軍大呼陰山動。
【第16句】:虜塞兵氣連云屯,戰場白骨纏草根。
【第17句】:劍河風急雪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
【第18句】: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
【第19句】: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
【第20句】:君不見走馬川,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名人名言 http://www.semjishu.com/
【第21句】: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第22句】: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第23句】: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第24句】: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第25句】: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
【第26句】:塔勢如涌出,孤高聳天宮。
【第27句】: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
【第28句】: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
【第29句】: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
【第30句】: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
【第31句】:連山若波濤,奔走似朝東。
【第32句】:青槐夾馳道,宮觀何玲瓏。
【第33句】: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中。
【第34句】:五陵北原上,萬古青蒙蒙。
【第35句】:凈理了可悟,勝因夙所宗。
【第36句】: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
【第37句】: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第38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第39句】: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第40句】: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第41句】: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第42句】: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第43句】: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第44句】: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第45句】: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第46句】:洞房昨夜春風起,遙憶美人湘江水。
岑參寫雪的詩
岑參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尤其擅長七言歌行。下面和小編一起賞析一下他的所作的兩首與雪有關的古詩!
第一首詩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注解】
【第1句】: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變白色。
【第2句】:胡天:指西域的氣候。
【第3句】:轅門:古代軍營前以兩車之轅相向交接,成一半圓形門,后遂稱營門為轅門。
【韻譯】:
北風席卷大地把百草吹折,胡地天氣八月就紛揚落雪。
忽然間宛如一夜春風吹來,好象是千樹萬樹梨花盛開。
雪花散入珠簾打濕了羅幕,狐裘穿不暖錦被也賺太薄。
將軍雙手凍得拉不開角弓,都護的鐵甲冰冷仍然穿著。
沙漠結冰百丈縱橫有裂紋,萬里長空凝聚著慘淡愁云。
主帥帳中擺酒為歸客餞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來助興。
傍晚轅門前大雪落個不停,紅旗凍硬了風也無法牽引。
輪臺東門外歡送你回京去,你去時大雪蓋滿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見你,雪上只留下一串馬蹄印跡。
【評析】
這是詠邊地雪景,寄寓送別之情的詩作,全詩句句詠雪,勾出天山奇寒。
開篇先寫野外雪景,把邊地冬景比作是南國春景,可謂妙手回春。再從帳外寫到帳內,通過人的感受,寫天之奇寒。然后再移境帳外,勾畫壯麗的塞外雪景,安排了送別的特定環境。最后寫送出軍門,正是黃昏大雪紛飛之時,大雪封山,山回路轉,不見蹤影,隱含離情別意。全詩連用四個“雪”字,寫出別前,餞別,臨別,別后四個不同畫面的雪景,景致多樣,色彩絢麗,十分動人。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意境清新誘人,讀之無不叫絕。
【賞析】
前八句為第一部分,描寫早晨起來看到的奇麗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來的奇寒。友人即將登上歸京之途,掛在枝頭的積雪,在詩人的眼中變成一夜盛開的梨花,和美麗的春天一起到來。前面四句主要寫景色的奇麗。“即”、“忽如”等詞形象、準確地表現了早晨起來突然看到雪景時的神情。經過一夜,大地銀裝素裹,煥然一新。接著四句寫雪后嚴寒。視線從帳外逐漸轉入帳內。風停了,雪不大,因此飛雪仿佛在悠閑地飄散著,進入珠簾,打濕了軍帳。詩人選取居住、睡眠、穿衣、拉弓等日常活動來表現寒冷,如同選取早晨觀雪表現奇異一樣是很恰當的。雖然天氣寒冷,但將士卻毫無怨言。而且“不得控”,天氣寒冷也會訓練,還在拉弓練兵。表面寫寒冷,實際是用冷來反襯將士內心的熱,更表現出將士們樂觀的戰斗情緒。
中間四句為第二部分,描繪白天雪景的雄偉壯闊和餞別宴會的盛況。“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用浪漫夸張的手法,描繪雪中天地的整體形象,反襯下文的歡樂場面,體現將士們歌舞的積極意義。"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筆墨不多,卻表現了送別的熱烈與隆重。在主帥的中軍擺開筵席,傾其所有地搬來各種樂器,且歌且舞,開懷暢飲,這宴會一直持續到暮色來臨。第一部分內在的熱情,在這里迸發傾泄出來,達到了歡樂的頂點。
最后六句為第三部分,寫傍晚送別友人踏上歸途。“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歸客在暮色中迎著紛飛的大雪步出帳幕,凍結在空中的鮮艷旗幟,在白雪中顯得絢麗。旗幟在寒風中毫不動搖、威武不屈的形象是將士的象征。這兩句一動一靜,一白一紅,相互映襯,畫面生動,色彩鮮明。“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雖然雪越下越大,送行的人千叮萬囑,不肯回去。“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用平淡質樸的語言表現了將士們對戰友的真摯感情,字字傳神,含蓄雋永。這一部分描寫了對友人惜別之情,也表現了邊塞將士的豪邁精神。
第二首詩
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 天山雪云常不開,千峰萬嶺雪崔嵬。 北風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漢月照銀山,復逐胡風過鐵關。 交河城邊鳥飛絕,輪臺路上馬蹄滑。 晻靄寒氛萬里凝,闌干陰崖千丈冰。 將軍狐裘臥不暖,都護寶刀凍欲斷。 正是天山雪下時,送君走馬歸京師。 雪中何以贈君別,惟有青青松樹枝。【注釋】
⑴蕭治:作者友人,生平未詳。
⑵開:消散。
⑶崔嵬(cuī wéi):山勢高聳的`樣子。
⑷赤亭口:即赤亭守捉。《新唐書·地理志》:伊州“西經······三百九十里有羅護守捉,又西經達匪草堆,百九十里至赤亭守捉,與伊、西路合”。約在今新疆吐魯番附近。
⑸漢月:漢時明月,說明月的永恒。銀山:銀山磧又稱銀山,在今新疆吐魯番西南
⑹鐵關:即鐵門關,中國古代二十六名關之一,在焉耆以西五十里,為一長長的石峽,兩崖壁立,其口有門,色如鐵,形勢險要。
【譯文】
天山上的云雪終年不開,巍巍千山萬嶺白雪皚皚。
夜來北風卷過赤亭路口,天山一夜之間大雪更厚。
雪光和著月光照映銀山,雪花追著北風飛過鐵關。
交河城邊飛鳥早已斷絕,輪臺路上戰馬難以走過。
寒云昏暗凝結萬里天空,山崖陡峭懸掛千丈堅冰。
將軍皮袍久臥不覺溫暖,都護寶刀凍得像要折斷。
天山正是大雪紛飛之時,送別為友走馬歸還京師。
冰雪之中怎將心意表示,只有贈您青青松柏樹枝!
【賞析】
這是一首贊美天山雪的詩歌。全詩可分為三個部分,開始四句,概括地寫天山雪景之壯觀,從高空的雪云,到半空的雪嶺。雪云凝集,終日不開,使人想見,天山之雪天上來,綿延無盡。“千峰萬嶺雪崔嵬”,形象地表現出天山雪景的壯闊,聳立云霄,連綿寬廣。這里,明寫雪山,實詠白雪,因此說“雪崔嵬”,而不說山崔嵬,不是山使雪厚,而是雪使山高。這兩句寫出了天山雪的靜態莊嚴。接下去,寫天山雪的動態威勢:“北風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天山雪已崔嵬高聳,卻還在不斷增高加厚。北風入雪,造成天山雪景風雪交加的氣勢,氣氛更為強烈,為第二部分具體敘述天山雪的特色作了充分的鋪墊。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閱讀:
【第1句】:岑參唐詩《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第2句】:《趙將軍歌》岑參唐詩鑒賞
【第3句】:岑參的詩詞
【第4句】:《磧西頭送李判官入京》岑參唐詩鑒賞
【第5句】:《送祁樂歸河東》岑參唐詩鑒賞
【第6句】:《南封大夫破播仙凱歌六首(選二)》岑參唐詩鑒賞
【第7句】:逢入京使岑參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
【第8句】:《胡笳歌送顏真卿使赴河隴》岑參唐詩鑒賞
【第9句】:《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