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中描寫深入探究的句子90句
唐詩《錢塘湖春行》導學案
【第3句】:有關古詩的知識:
唐代出現的格律詩,分為律詩和絕句。律詩格律嚴格,篇有定句(每首八句),句有定字(五字或七字,稱為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字有定聲(平仄相對),聯有定對(中間兩聯對仗)。可分為首聯(【第1句】:2句)、頷聯(【第3句】:4句)、頸聯(【第5句】:6句)、尾聯(【第7句】:8句)。
絕句同律詩的區別,最明顯的是句數不同,絕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兩種,簡稱五絕、七絕。
預習檢測案
(一)、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爭暖樹( ) 啄春泥( ) 沒馬蹄( )白沙堤( )
(二)、解釋句子中詞語的意思:
爭暖樹: 行不足:
(三)、從體裁上看,這是一首 言 詩。首聯是:( )
頷聯是:( ) 頸聯是:( ) 尾聯是:( )
課堂探究案
【第1句】:朗讀詩歌,整體感知
思考回答:
(1)、詩人春游錢塘湖的行蹤是怎樣的?
(2)、詩歌描繪的是西湖春天什么時段的景色?從哪些詞語看出來?
(3)、詩歌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從課文哪句詩中直接表現出來?
【第2句】:精讀詩歌,深入理解內容
合作探究:詩人妙筆生花,描繪出一幅怎樣的早春圖畫?
首聯:水漲云舒 頷聯: 頸聯: 尾聯:
【第3句】:品讀詩歌,品味形象的語言
分組合作討論:你認為詩中那些詞和句用得恰到好處?為什么?
可采用:“我認為---------------------這個(些)詞用得好,因為它寫 出
或“我最喜歡------------------------------這一句,讀了這句詩 ,我仿佛
看(聽、感受)到了 ---------------------------------。”的模式交流。
【第4句】:背誦詩歌
課堂訓練案
小試牛刀
一.按要求填空:
【第1句】:描寫春到西湖,以禽鳥的活躍突出盎然春意的兩句詩:
【第2句】:寫西湖花草生氣勃勃,嫵媚動人的'兩句:
【第3句】:表明作者最愛的景致,看不夠,賞不夠,樂而忘返的留戀之情的句子是:
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開頭兩句寫詩人行徑孤山寺和賈亭時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輪廓。
B.三四兩句從鶯、燕的動態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從秋冬沉睡中蘇醒過來的春意生動地描繪了出來。
C.五六兩句寫騎馬游春的人們,包括詩人自己。以人們的感受寫西湖的春景。
D.結尾兩句詳寫湖東的白沙堤,在綠楊蔭里,更是美不勝收。
【第3句】:請再寫出兩句描寫春的詩句:
大顯身手
詩人最喜愛的是湖東的白沙堤。那白沙堤的景色如何呢?請你展開想象的翅膀,補寫出白沙堤美麗的景色吧。100-200字。
拓展閱讀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第1句】:這是一首 言 詩。
【第2句】:比較一下兩首詩的異同,談談你對春天的印象
唐詩《錢塘湖春行》導學案例
引言:《錢塘湖春行》是白居易一首寫西湖頗具盛名的七言律詩。,“學案導學”的模式已經廣泛運用于實際教學中,為方便教學《錢塘湖春行》以下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錢塘湖春行》導學案例,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錢塘湖春行》導學案例(一)
學習流程:
【第1句】:作者簡介:
二 、【題解】:
【第3句】::朗誦詩歌:【第1句】:學生自讀,注意把握節奏,七言詩一般讀作“二二二一”或
“二二一二”。 【第2句】:組內自讀。【第3句】:集體朗讀。
【第4句】:自主學習,賞析詩文
詩的四聯各寫了什么內容?
【第5句】:合作探究:
1哪些詩句說明詩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2 為什么是“幾處”而不是“處處”,“誰家”而不是“家家”?
3 詩中為突出早春季節特點描寫了哪些典型景色?哪些詞語突出了“春行”的特點?
【第4句】:舉例說明《錢塘湖春行》一詩中運用了何種修辭方法?直抒胸臆的詩句是什么?
【第5句】:找出詩中最能表現早春的詞語:
【第6句】:誦讀
課后作業:
1你還能背出一首寫早春景象的'唐詩嗎?
2你還積累了哪些寫西湖勝景的名句?請寫出兩句,并注明出處。
《錢塘湖春行》導學案例(二)
【第1句】:了解作者及背景資料
【第1句】: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 ,自號 ,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是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原籍太原,后遷下(今陜西 渭南縣),曾官太子少傅。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著有《白氏長慶集》,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第2句】:背景資料:
《錢塘湖春行》錢塘湖就是杭州西湖,那里氣候宜人,山川秀麗,自唐代以來,一直是游覽勝地。白居易少年時代就對杭州神馳向往,唐穆宗長慶二年(822)秋,他由忠州刺史改任杭州刺史,終于實現了這一夙愿。長慶四年夏,他又改任蘇州刺史。在杭州任職的六百天里,詩人不僅帶領民眾筑堤浚(jùn)井,為地方做了不少好事,而且也飽覽西湖的山光水色,寫了許多吟詠西湖風景的詩篇,《錢塘湖春行》即其中之一。《錢塘湖春行》一詩寫出了詩人看見早春風景時的開心和對錢塘江風景的喜愛與贊美,表達了詩人的喜悅之情。
【第2句】:積累生字詞
【第1句】:朗讀詩歌,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啄春泥 ( ) 賈亭( ) 白沙堤 ( ) ...
【第2句】:朗讀課文了解字詞的注解
孤山:
水面初平:
云腳低:
早鶯:
暖樹:
不足:
白沙堤:
【第3句】:讀出節奏
【第1句】:嘗試讀準字音、節奏及韻腳。
提示:七言詩句在朗讀的過程中的節奏一般是二·二·三這樣的拍子,如:××/××/×××,××/××/×××。根據提示劃出朗讀節奏,并找出本詩的韻腳,圈畫出來。
錢塘湖春行
孤 山 寺 北 賈 亭 西,水 面 初 平 云 腳 低。
幾 處 早 鶯 爭 暖 樹,誰 家 新 燕 啄 春 泥。
亂 花 漸 欲 迷 人 眼,淺 草 才 能 沒 馬 蹄。
最 愛 湖 東 行 不 足,綠 楊 陰 里 白 沙 堤。
【第2句】:有感情的朗讀整詩,簡單概述一下整首詩寫了些什么?同學各抒己見。
【第4句】:感知內容
【第1句】:從標題提示中,我們可以得到哪些信息?(第一組完成)
【第2句】:通讀全詩,找出作者的行蹤?(第二組完成)
【第3句】:這首詩寫的是初春時節的風景,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第三組完成)
【第4句】: 從全詩中的哪句詩句可以看出詩人已經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第四組完成)
【第5句】: 全詩中哪個詞語可以看出詩人對錢塘湖美景的態度?全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用“從 詞語可以看出詩人對錢塘湖美景的 之情,全詩抒發了詩人 ”句式來作答。
【第6句】:擴展延伸
【第1句】:比比看看誰寫的多,除了《錢塘湖春行》中,你還能不能寫出學過的關于描寫春季的詩句?
【第2句】:學生合作討論“幾處”為什么不是“處處”?“誰家”為什么不是“家家”?
【第7句】:作業布置
【第1句】:背誦這首詩并默寫。
【第2句】:收集關于描寫季節(春夏秋冬)的詩句。
《錢塘湖春行》導學案
引言:《錢塘湖春行》結構嚴密,格律嚴謹,對仗工整,語言流暢,生動自然,語氣平易,體現了通俗流暢的特點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錢塘湖春行》導學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第1句】:小組預習成果展示
【第1句】:簡介詩人
【第2句】:解釋詞語
早鶯:暖樹:新燕:淺草:亂花:
【第3句】:朗讀這首詩
【第2句】:對照注釋理解詩意,選擇你喜歡的一句詩描繪畫面,參考句式:
從————中我看到了————。
從————中我聽到了————。
從————中我感受到————
【第3句】:賞析古詩
【第1句】:賞析方法:
(1)、賞物像(描繪了什么?)
(2)、抓特點(怎么描繪的?)
(3)、賞語言(品味關鍵詞、抓修辭。)
(4)、體會詩中的意境和詩人情感
【第2句】:賞析以前我們先找到作者描繪了初春西湖的哪些景物?
【第3句】:舉例:幾處早鶯爭暖樹:“幾處”、“早”寫出了初春黃鶯還不多,“爭”用擬人手法寫出了黃鶯競相飛上枝頭歡歌的景象。展現了初春的勃勃生機。
【第4句】:小組合作賞析剩下的六句話
【第5句】:小組抽簽展示
【第4句】:背詩(比一比)
【第5句】:拓展
【第1句】:我來鑒賞
春雪
(唐)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第1句】:第二句話中的“驚”字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驚訝、驚喜)
【第2句】:三四兩句話用了什么修辭手法?簡要賞析。
【第2句】:這是一首描寫春天描寫西湖的古詩,同學們喜歡春天和西湖嗎?還知道哪些描寫春天,描寫西湖的詩句。小組內交流一下,組長可以記錄下來,看一下那個小組積累的多。小組展示。
【第6句】:賞析課文
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中間四句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有詩評家指出:四句之中,閑筆太多。他所說的'閑筆,是指“幾處”、“誰家”、“漸欲”、“才能”,刪去之后,詩為“早鶯爭暖樹,新燕啄春泥。亂花迷人眼,淺草沒馬蹄。”僅就吟景來說,原詩的形象和畫面全都出來了。然而,詩人寫的是“春行”,不是“春景”,他要讓西湖的春景隨著他的“行”而流動。沒有這八個字,春景是靜止的;有了這八個字,靜止的畫面便流動起來。
“幾處”是數量詞。“早鶯爭暖樹”,是一幅很美的畫面,冠以“幾處”,這美的畫面就不是一幅,而是多幅。這邊有,那邊有,遠處還有。“柳浪聞鶯”為西湖一景,其實,春日西湖的四周,處處可聞鶯啼。“誰家”是疑問詞。詩人并非著意描繪“春燕啄泥”,而是有意追問:“那啄泥的春燕是誰家的呢?”隨著這一發問,說不定詩人會加快腳步,雙眼緊盯著那只春燕,看它到底把春泥銜到哪戶人家去筑巢。這么聯想開來,不是比僅僅刻劃“春燕啄泥”的畫面有趣得多嗎。“漸欲”“才能”與“幾處”“誰家”一樣,不提供形象,不組成畫面,但加入詩中,卻使形象得以擴展,畫面得以延伸,自然之物會隨著詩人的“行”而流動起來。
朗朗吟誦是讀詩,細細琢磨是品詩,好詩可讀還耐品。有的詩初初一讀,覺不出多妙,但慢慢品讀,卻妙氣橫生。直接讀出的詩味,多來自直觀的形象;間接品出的詩味,多藏在形象之外的“閑筆”中。
那位詩評家就當詩評家吧,千萬別當編輯,更別當總編。否則,白居易們的詩作投到他手里,他大筆一抹,說是砍去“閑筆”,實則傷筋動骨,那詩作的命運就慘了。
【第7句】:知識拓展
知識舉要
云腳
“腳”的本義指人和動物行走的器官。又可指器物的支撐,如椅腳、桌腳。還可指器物的下端,如山腳、墻腳。又可指殘余的滓末,(現代漢語中有“下腳料”之類的詞語)由此引申為末端。如日腳、雨腳,杜甫《羌村三首》:“崢嶸赤云西,日腳下平地。”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本詩“水面初平云腳低”中的“云腳”,指云層的最低處。
初
“初”在古漢語里用作副詞,常用來表示時間。常指動作行為的第一次或發生后最初的那段時間。
【第1句】:常用在動詞前,有時用在形容詞前,可譯為“開始”“乍”,如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劍外忽傳收薊(jì)北,初聞涕淚滿衣裳。”本詩“水面初平云腳低”。(初:乍)
【第2句】:用在動詞前,表示事情是頭一回這樣做。如《公羊傳》宣公十五年“初稅畝”。
【第3句】:用在句子(或短語)開頭,表示對往事的追溯。如《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初,亮自表后主”。
【第4句】:表示“從來”“素來”一類意思。如《漢書·蓋勛傳》:“群臣初無是言也”。(初:素來,從來。)
漸
“漸”在古漢語里常用作副詞,意思是“逐漸”,表示情況的逐漸變化或程度的逐漸加深。可譯為“逐漸”“越來越”“漸漸”。本詩“亂花漸欲迷人眼”即用此義。
“漸”用作動詞時有“加劇”“疏導”“沾濕”等許多義項。如《書·顧命》:“王曰:嗚呼,疾大漸,惟幾。”(漸:加劇。)《史記·越王勾踐世家》:“禹之功大矣,漸九川,定九州。”(漸:疏導。)《詩·衛風·氓》:“淇水湯湯(shāngshāng),漸車帷裳。”(漸:沾濕。)
《錢塘湖春行》名師導學案
《錢唐湖春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描寫杭州西湖的七律。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錢塘湖春行》名師導學案。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錢塘湖春行》名師導學案
【第1句】:學習目標:
【第1句】: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第2句】:品味詩歌形象的語言,體會詩的意境
【第3句】:準確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第3句】:學法指導:
【第1句】:認真朗讀詩歌,劃出表示地點和描寫景物的詞語。
【第2句】:認真閱讀“知識鏈接”,劃出有關律詩和絕句的相關知識,并完成預習案。
【第4句】:知識鏈接:
【第1句】:走進作者: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與李白、杜甫合稱唐朝三大詩人,是唐代詩人中創作詩作最多的一個,有“詩魔”之稱。代表作品有:《長恨歌》、《琵琶行》等。
【第2句】:寫作背景:長慶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到西湖游玩,騎馬走在白沙堤上,遠看風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別的氣質吸引了,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曠神怡,詩興大發,寫下了這首著名的詩歌,抒發了自己對春天西湖贊美和熱愛的`感情。
請注意:錢塘湖是杭州西湖的別名
【第3句】:有關古詩的知識:
唐代出現的格律詩,分為律詩和絕句。律詩格律嚴格,篇有定句(每首八句),句有定字(五字或七字,稱為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字有定聲(平仄相對),聯有定對(中間兩聯對仗)。可分為首聯(【第1句】:2句)、頷聯(【第3句】:4句)、頸聯(【第5句】:6句)、尾聯(【第7句】:8句)。
絕句同律詩的區別,最明顯的是句數不同,絕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兩種,簡稱五絕、七絕。
預習檢測案
(一)、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爭暖樹( ) 啄春泥( ) 沒馬蹄( )白沙堤( )
(二)、解釋句子中詞語的意思:
爭暖樹: 行不足:
(三)、從體裁上看,這是一首 言 詩。首聯是:( )
頷聯是:( ) 頸聯是:( ) 尾聯是:( )
課堂探究案
【第1句】:朗讀詩歌,整體感知
思考回答:
(1)、詩人春游錢塘湖的行蹤是怎樣的?
(2)、詩歌描繪的是西湖春天什么時段的景色?從哪些詞語看出來?
(3)、詩歌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從課文哪句詩中直接表現出來?
【第2句】:精讀詩歌,深入理解內容
合作探究:詩人妙筆生花,描繪出一幅怎樣的早春圖畫?
首聯:水漲云舒 頷聯: 頸聯: 尾聯:
【第3句】:品讀詩歌,品味形象的語言
分組合作討論:你認為詩中那些詞和句用得恰到好處?為什么?
可采用:“我認為---------------------這個(些)詞用得好,因為它寫 出
或“我最喜歡------------------------------這一句,讀了這句詩 ,我仿佛
看(聽、感受)到了 ---------------------------------。”的模式交流。
【第4句】:背誦詩歌
課堂訓練案
小試牛刀
一.按要求填空:
【第1句】:描寫春到西湖,以禽鳥的活躍突出盎然春意的兩句詩:
【第2句】:寫西湖花草生氣勃勃,嫵媚動人的兩句:
【第3句】:表明作者最愛的景致,看不夠,賞不夠,樂而忘返的留戀之情的句子是:
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開頭兩句寫詩人行徑孤山寺和賈亭時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輪廓。
B.三四兩句從鶯、燕的動態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從秋冬沉睡中蘇醒過來的春意生動地描繪了出來。
C.五六兩句寫騎馬游春的人們,包括詩人自己。以人們的感受寫西湖的春景。
D.結尾兩句詳寫湖東的白沙堤,在綠楊蔭里,更是美不勝收。
【第3句】:請再寫出兩句描寫春的詩句:
大顯身手
詩人最喜愛的是湖東的白沙堤。那白沙堤的景色如何呢?請你展開想象的翅膀,補寫出白沙堤美麗的景色吧。100-200字。
拓展閱讀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第1句】:這是一首 言 詩。
【第2句】:比較一下兩首詩的異同,談談你對春天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