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節日三年級作文錦集五篇
關于節日三年級作文錦集五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節日三年級作文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節日三年級作文 篇1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是中國一年一度的傳統的節日,也是媽媽最忙的時候,媽媽蒸上了大大的月餅,爸爸買了各式各樣的水果,那么多新鮮的水果讓我看的眼饞,口水不由自主的流了下來,我都等不到月亮升上了天空。
天漸漸黑了,月亮也慢慢爬上了樹梢掛在了枝頭,今天的月亮真圓我心急直嚷著,媽媽總是在逗我,慢慢的,不緊不慢的洗著水果,我出去看看月亮又進來,媽媽讓我拿出一張桌子,媽媽獻上了大大的月餅、水果。
我和弟弟圍著桌子轉來轉去,看著一串串水靈靈的葡萄,又紅又大的蘋果和彎彎的黃香蕉,我偷偷的拿了一顆葡萄放在嘴里真甜,一會兒,媽媽收下水果,我和弟弟盡情的享受著這些又香又甜的水果。爸爸和媽媽看著我和弟弟開心的笑了。中秋節是個團圓的節日,我覺得我真幸福,今天我真快樂。
節日三年級作文 篇2
我想設立3D電影節,可不是普通的電影節哦!觀眾可以在電影播放的過程,隨意進到電影畫面和情節里。讓觀眾不只是看電影,還可以融入到電影當中。
這一天,大街小巷都是電影人物。有的穿威曼服裝的;有穿超人和恐龍服裝的;還有的汽車上裝滿了各種各樣的人物玩偶。
最有趣的還是我們的游戲——讓觀眾來演一場電影。只見游戲開始,演員就不按劇本來,開始來他們的即興表演。一會兒把蜘蛛俠演成美國隊長,一會兒把鋼鐵俠演成綠巨人,逗得觀眾開懷大笑。有一些觀眾中途直接進入到電影里了,把電影變成了漫威派對。這一場漫威電影和漫威派對的結合給今天帶來了無窮的樂趣和快樂。
啊,要是3D電影節要是真的話,那該多好啊,那就會給世界帶來無窮的快樂!
節日三年級作文 篇3
國慶節到了,大家都要出去玩一玩,大街小巷上都擠滿了人,所以,車特別的堵。
今天,我、媽媽、弟弟、哥哥、阿姨和外婆一起去了花鳥市場。這時候的天氣萬里無云、風和日麗,是旅游的好時機。到了門口,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人,除了人還是人,根本看不到其它的東西。我們拼命地擠過去,在快被擠成肉醬時,終于看到了一條細縫,“啊!終于擠出來了。”
首先,我們先去看寵物,“這可真臭。”剛到就聽見這里傳來了抱怨聲,“我們快走吧。”等。這有好多小動物呀。有小兔子、鸚鵡、小倉鼠、小狗還有小金魚等,來說說小金魚吧。這有好多水表箱,里面裝著黑色的、紅色的,還有胖頭胖腦的呢!可愛極了。然后,我們去了玩具店。突然,我眼睛一亮,看到一件我夢寐以求的東西,它就像擁有磁力一樣,嗖——的把我給吸過去了,我眼珠子瞪得很大,眼皮都沒抖一下,生怕當我一眨眼,前面的東西就會從我的眼皮子底下一掃而光。
最后,我們坐著擁擠的公車回了家。啊,我好想天天都過國慶節。
節日三年級作文 篇4
我很喜歡游泳,所以我想設立一個游泳節。
在游泳節那天,大家可以盡情的游泳,從早到晚游一整天。不會游泳也沒有關系,可以套游泳圈,這一天所有用游泳的東西全部都是免費的。
游泳比賽開始了,一百名選手飛快的游了出去。一千米的長度可不短,選手們個個像飛魚一樣快。一陣歡呼聲響起,第一名才用了短短一分鐘的時間,就游完了一千米的路程。
第二場比賽開始了,30名媽媽們要在一個小時之內做好一件游泳衣。做的不但要快,還要好看。喇叭一響,媽媽就開始畫圖、剪布……最后在鈴聲響起時,才有一半的媽媽們做好了,而那些沒做完的媽媽們就放棄了了。做好的媽媽就興致勃勃的等著結果。最后,一名40多歲的媽媽贏了。
如果真的有游泳節的話就好了,一定會很開心的吧!
節日三年級作文 篇5
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我國的傳統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里,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目前,國家法定休假的節日有春節、清明、端午、中秋四個。除了這四個大家熟知的節日以外還有很多節日,比如有:七夕、元宵、重陽……而今天我來為大家介紹即將到來的節日:端午節!有很多端午的故事,比如水漫金山,白娘子喝雄黃酒。文章我喜歡的節日端午節梅子熟透以后,端午的腳步款步而來。“她從花明柳暗細雨如絲的江南走來,從綠陰如蓋柳樹含煙的夢中走來,從我深深地凝眸中走來了。”這是當代詞作家豐樺對端午節的贊美。
我的家鄉在東北的山區。村莊的四周是連綿起伏的群山,山上“佳木秀而繁陰”。一條清澈的小溪在巍峨的山澗溢出,淌過炊煙繚繞,雞鳴狗叫的村莊。千百年來,古樸安寧的村莊就這樣靜靜的躺在大山的懷抱中,吸收著大地的靈氣,沐浴著陽光的光輝。
野鵑花開過不久,就到端午節了。于是,我處在異國他鄉而又回憶起在故鄉過端午節的情景來
家鄉的端午節,很多風俗跟外地一樣系百索子,端午的前一天晚上凌晨3,4點鐘,母親起床,把事先準備好的
五色小繩系在孩子的手脖子上。小繩是掉色的,沾了水,把手腕染的紅一色,青一色,好玩極了。
端午節過了,等到第一場雨,孩子睡著后母親在悄悄的把小聲解下來,扔在水里讓雨水將其沖走。
用五彩的紙疊了連環小寶燈掛在門楣上,象征著一年的五谷豐登,衣食無憂。
記憶最深的是我8歲那年的端午節。那年,不知怎的,我身上起了又大又紫,腫的流膿的膿包,疼得我不得安寧,這時八一公公說“毛毛,你等著,我去弄些薆蒿來。”直到下午,他才回來。我聽人家說這玩意放在水里煮沸后,用水洗澡,能治百病。我洗完澡后果真不疼了。第三天,就好了。
事后我問八一公公緣由。他說“你這娃子走運,逢上端午節,不然,可夠你受得!”我至今也不明白他的意思。大概是由于恰逢上這個充滿神奇色彩的節日吧!
家鄉也要泡端午酒。再下過春天的第一場雨后,家家戶戶就已經將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發酵。里面放6樣東西,那就是:北棗,荔枝,枸杞,橄欖,桂圓和杏仁。端午酒入嘴清香,可謂“泉香而酒洌。”端午酒還可以讓人長生不老呢!!!如今,媽媽也如法炮制,材料一樣,但入嘴后口感卻不一樣。我提醒媽媽:“你用的是這里的酒,而不是家鄉自己釀的酒啊!”
我同媽媽已離開家鄉多年,但故鄉的山山水水,人情風俗在我心屏上總不能抹去。今年的端午節已經過完,我多想問問:親愛的鄉親們,你們又釀端午酒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