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春節春節作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傳統節日春節小學篇一
春節是整個華夏民族最為盛大的節日,你知道傳統節日春節嗎?以下是本站小編為你介紹的傳統節日春節,歡迎閱讀。
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中國人過春節已超過4000多年的歷史,關于春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但其中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春節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
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春節的活動豐富多彩多姿,帶有濃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屬于漢字文化圈的一些國家和民族也有慶祝春節的習俗。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原名“元旦”,“元”的本意為“頭”,后引申為“開始”。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
初一早晨,人們要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后,碎紅滿地,燦若云錦,稱為“滿堂紅”。人們早早起床,打扮整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新年。
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正月初一這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時至今日,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大年夜掃除干凈,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正月初二
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而且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飯,但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被稱為“正月不空房”。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
北方在正月初二還會祭財神。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過去老北京的大商號會在這天大舉祭祀活動,祭品還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今年要發大財。
我們都知道時間可以使很多的事情都改變,比如服裝每一個朝代都不一樣,節日也是一樣,春節不同時代有不同名稱。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又被叫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歲朝”、“歲首”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元”、“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傳統節日春節小學篇二
新年將要降臨了,人們都喜氣洋洋的,樂的合不攏嘴,瞧!一大清早,媽媽就已經忙的不可開交了。我好奇的問媽媽:“媽媽你在干什么呀?“過年了,要除塵迎新嘛。”我說:“除塵迎新,這詞真有趣!”原來,還有一個除塵迎新的習俗啊!
到了新年的晚上,爸爸急急忙忙的打開了電視,開始欣賞春節聯歡晚會帶來的節目,正在吃飯的爺爺、奶奶、媽媽和姑姑都把頭向后轉去,對著電視機。我家春節必做的事,就是看春節聯歡晚會。奶奶說:春節聯歡晚會代表著國家的強大,所以必看。
除了以上習俗外,我還知道一個繞口令:初一的湯圓,初二的面,初三的餃子。初四之后的初五、初六、初七什么都可以隨便吃。我們重慶有一個比較奇怪的習俗,就是初一不準花錢,至于為什么,我也不知道。估計是想要發財吧!
其實,要說過年的習俗,我家鄉還有個習俗還有初一不能掃地和倒垃圾,初二開始要在親戚家輪流拜年等等。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習俗,就是到了元宵節正月十五這天晚上,燈一定要亮,家家要吃湯圓,寓意團圓。
上面的三大習俗,都是重慶人必做的,如果你不是重慶人,你也可以學習一下以上三大習俗。
元宵節一過也就意味著春節結束了,人們開始新的一年的工作。
傳統節日春節小學篇三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有許多傳統節日,比如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我最喜歡的節日便是春節了。
奶奶告訴我“春節的傳統是吃餃子,放煙花,貼春聯”。“奶奶奶奶,可是我們家沒有餃子皮,沒有煙花,沒有春聯?!蔽掖舐暫暗??!皶械?,會有的”奶奶讓說道。過了好一會兒,爸爸手里拿著餃子皮,還有一個包裹,我打開包裹,一看全是豐富多彩,顏色各異的煙花和火紅的春聯。
我們開始做餃子,先把餃子肉剁碎,再把肉放到餃子皮中忙一點,再把肉剁碎,把肉放在餃子皮中旁邊沾一點水涂一下哦,合起來按一下。再放到鍋里面去燒就好了。
我們開始貼春聯啦!先用雙面膠在春聯后面粘然后思想撕上面那一層就可以了,貼在窗上門上都可以。
到了晚上我們可以一邊吃餃子一邊放煙火,這一天我真開心。
傳統節日春節小學篇四
兒時是伴隨著“恭喜發財,紅包拿來”這八個字,初識了春節,愛上了春節。漸漸地,有了自己的思維,從“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千古流傳、膾炙人口的春節詩篇中,了解了春節,感悟了春節。
記憶中的春節,充斥著“噼哩啪啦”的花炮聲,走親訪友的祝福聲,頓時,紅在這華夏大地上怒放,處處呈現出欣欣向榮之勢。春節,這個令14億炎黃子孫難忘的節日,在我的生命中揮灑下了濃重的一筆,“回家,團圓”已深深鐫刻在了我的腦海。也許只有在現在,在這舉國同慶的日子,我才能感到久違已久的幸福。我們摒棄了你爭我奪,爾虞我詐的生活,不必為了學業,為了生計,為了其他,只是簡簡單單的歡聚在一起,放聲大笑。我們的眼里,有了彼此的身影,快樂而放肆!
年的氣息越來越濃。除夕之夜,沉默已久的黯淡天際也熱鬧起來,只聽“咻”的一聲,一抹奪目便綻開了等待已久的艷麗花朵,那雨點般的花瓣飛快地向四處散開,很快便逝于眼前。但這抹美麗,像炫目多彩的開場,拉開了那緊閉已久的天際。隨著“嘭嘭”好像整個世界沸騰了,煙花爆竹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沖向那早已無法平靜的天幕,訴說著沉淀了一年的喜悅。此刻,煙花炫麗的照射、煙霧籠罩的彌漫、滿街燈火的輝映,天與地,迷惘與明亮,奇異而矛盾。月亮不知是害羞還是怎的,躲在了云層后??粗炜罩芯`放的煙花,耳邊充斥著孩童們爛漫的歡笑,一切是多么令人神往。那毫無雜念、煩惱的笑聲又是多么令人陶醉—這—夜,竟然是如此美妙。
其實,真的挺感恩的,感恩在這十五個寒暑無私陪伴我的親人,以身作則的師長,包容我所有的朋友,還有曾經幫助過我的陌生人。祝他們快樂,幸福,無憂。
隨著春節聯歡會的倒數,我們守著電腦、手機發送著,等待著新年祝福。長大了一歲。懂事了一分——這一夜,注定著不平凡。
春節,在喧鬧沸騰中迎來了。新年的到來,注定著又是一次不平常旅途的開始。我期盼,我向往——新年,你好!
傳統節日春節小學篇五
自家團完了年,該去別人家團年哪!我們要去大奶奶家團年。
大奶奶是個好客,一把年紀了,還親自出來開門。爺爺急忙上前問好,說罷,又把手中的牛奶、餅干全部遞給了大奶奶。大奶奶一見,說:“一家人,送什么東西,真的是!上面有電視,快去看吧。”頓了頓又說:“我就不上去了”。話雖這樣說,行動卻不一樣。你猜怎樣?大奶奶跟在我們后面,我們卻渾然不知。突然、大奶奶說了句:“在四樓?!睜敔斠灰?,連忙說:“你就不要跟上來了?!贝竽棠厅c點頭:“哪我下去了?!蔽覀兡克痛竽棠滔氯ズ蟛鸥胰タ措娨暋?/p>
歡樂的一幕免不了吃飯的時侯發生。
今天吃的是團年飯,大家有說有笑。奶奶說:“朱可婧天天盼過年,這下盼到了?!辈畫屨f:“我家朱悅也是。”——過年,想說也說不完。
要走啦!大奶奶戀戀不舍的把我們送上了車。哎、好好客。
最搞笑的當然在春晚看電視的時候發生。每當有我不喜歡看的節目時,我就去洗澡。洗澡完畢,我就爬到床上脫衣服。各位,不要以為我是來睡覺的,還沒到點呢,我用被子把自己裹了個棕子,然后跑去看電視。
朋友、你一定很奇怪!我為什么要裹著被子去看電視呢?哈!哪是因為裹著被子很暖和,朋友,你也可以試一下哦!
傳統節日春節小學篇六
一路上我感覺小花對我微笑,大樹向我招手,我開心極了,真想馬上飛到愛婆家。
過了一會兒,我到了外婆家,剛到屋里,外婆就拿出了糖果·,有圓圓的棒棒糖,有酸酸甜甜的水果糖,還有軟軟的牛奶糖,這么多的糖,我不知道選哪一顆了。
于是我閉上眼睛隨隨便便拿了一顆,我睜開眼睛一看是一顆棒棒糖,吃起來酸酸的。
吃完午飯,外婆帶我去街上買煙花,街上人山人海,可熱鬧了。
到了商店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煙花。有沖天炮,有旋轉跑,還有連環炮。經過我的精心挑選,我選擇了沖天炮和連環炮。
到了傍晚,我們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叫爸爸幫我放鞭炮,爸爸先放了連環炮,火點燃了,然后就發出了震耳欲聾的聲音。聲音停了下來。接著,爸爸拿出了沖天炮。一點燃沖天炮就沖上了天空。啪的一聲就爆炸了。不過一會兒我們煙花就放完了。但是別人的煙花還在放,于是我又加入了看煙花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