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xué)《行百里者半九十》賞析
行百里者半九十
【概說】
這句話出自《戰(zhàn)國策·秦策五》:“詩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難也。”大意是,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只能算是走完了一半。比喻做事越接近成功,越要堅持到底,爭取最后的勝利。
這句話常用于以勉勵人做事的時候要善始善終,絕不能半途而廢。事情往往越接近完成的時候,就越艱難、越關(guān)鍵。
不少人開始的時候總是雄心壯志,宏圖遠大,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就失去了動力,沒有了決心,到了最后草草了事。
【故事錦囊】
戰(zhàn)國時期,秦王依靠強大的實力,實行了“遠交近攻”的“連橫”政策。六國或被攻破,或被削弱,眼看大局已定,秦王漸漸放松下來,開始享樂起來。
有一天,侍衛(wèi)報告說,一個年近九十的老人,一定要進宮求見。秦王接見了他。
秦王說:“老人家遠道而來,路上一定很辛苦吧?”
老人說:“是啊!老朽從家出發(fā),花了十天時間走了九十里,又花了十天走了十里,最后才來到您這里。”
秦王笑道:“你算錯了吧?開始用十天走了九十里,后來怎么用十天走了十里呢?”
老人說:“開始的十天里,我一心趕路,精力充沛;剩下的十里,覺得很累,越走越長,每走一步都要花費許多力氣,所以走了十天才到。回頭一想,前面走的九十里路,只能算是路程的一半。”
秦王點點頭說:“您走了那么遠的路,可有什么話對我說?”
老人說:“秦國統(tǒng)一大業(yè)眼看就要完成了,就像老臣百里路已經(jīng)走了九十里一樣。不過只是完成了事業(yè)的一半,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一旦懈怠起來,后面的路就會很難走,甚至半途而廢,希望大王三思!”
秦王領(lǐng)會了老人的意思,重新振作起來,把全部精力都放到了統(tǒng)一六國的大業(yè)上,終于統(tǒng)一了全國。
【知識庫】
十二金牌
岳飛率岳家軍北伐,在朱仙鎮(zhèn)大破金國名將金兀術(shù),軍隊士氣大漲。就在他欲率軍收復(fù)故都汴梁時,金兀術(shù)與以秦檜為首的投降派勾結(jié),以皇帝的名義,一天內(nèi)下了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飛撤軍。岳飛顧及君命難違,忍痛下令撤軍。回到臨安后,他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