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信用承諾國標發布!竹山實踐躍升為規范
近日,由全國社會信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管理、十堰市竹山縣數據局深度參與制定的《經營主體信用承諾實施指南》國家標準正式發布。這是我國首部針對經營主體信用承諾的國家級標準,標志著竹山縣在信用體系建設中的縣域創新實踐,成功躍升為全國統一的行業規范。
據悉,這是繼今年7月份該縣深度參與制定的《企業信用信息采集、處理和提供指南》成功獲得國家標準發布后再獲此殊榮。這不僅是竹山縣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上的重大突破,也為全國信用監管標準化建設提供了“竹山經驗”,注入新的活力。
竹山縣自2022年在行政審批領域推行“告知承諾+容缺受理”模式以來,對市場主體、衛生、財政、林業、新聞出版、文旅等7個領域14項行政許可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審批時限壓縮60%以上。如,實行告知承諾制后,符合條件的經營單位申請預包裝食品項目,或者經營條件未發生變化申請變更、延續許可的,經告知承諾,當場領證,審批時間從5個工作日壓縮至即時辦結。綠松石產業建立“信用承諾+分級監管”模式,1300余家經營主體簽約,A級企業檢查頻次減半,推動品牌價值破百億元、產品溢價提升15%。金融服務領域以信用數據為支撐,推出“信用+融資”模式,2025年,竹山縣已累計為589家科技型企業完成知識價值信用評級,其中78家企業成功獲得授信2.92億元。
該標準的發布將加速信用承諾制度全國規范化落地,既整合多地實踐經驗明確虛假承諾“黑名單”制度,實現“一處失信、處處受限”,也要求建立全國統一信用承諾信息庫,推動跨部門數據共享,實現監管從“被動應對”到“主動預警”的轉變。(李斌、張威、田艷麗)